【生卒】:1930—
【介绍】:
德国诗人。
生于杜塞尔多夫一商人家庭。早年为进步报刊撰稿。1955年移居民主德国,曾在莱比锡文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柏林从事新闻记者和评论工作。
他写的杂文和诗评对60年代以后民主德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集主要有《走进废纸的路》(1960)、《尼伯龙根的孩子们》(1964)、《沙粒》(1974)、《赤裸地戴着眼镜》(1975)等。另外还着有游记《叙述格奥尔金的两次尝试》(1976)。
【生卒】:1930—
【介绍】:
德国诗人。
生于杜塞尔多夫一商人家庭。早年为进步报刊撰稿。1955年移居民主德国,曾在莱比锡文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柏林从事新闻记者和评论工作。
他写的杂文和诗评对60年代以后民主德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集主要有《走进废纸的路》(1960)、《尼伯龙根的孩子们》(1964)、《沙粒》(1974)、《赤裸地戴着眼镜》(1975)等。另外还着有游记《叙述格奥尔金的两次尝试》(1976)。
恩格尔曼:【生卒】:1921—【介绍】: 德国作家。生于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征入伍,战后先后在科伦大学、日内瓦大学和巴黎大学学习。自1961年起专事文学创作。他以坚决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批评着作如《我的欢乐——百万富翁..
恩岑斯贝格:【生卒】:1929—【介绍】: 德国作家。战后在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当过电台编辑、大学讲师,1965年与人创办文学期刊《列车时刻表》。文学创作始于诗歌,第一本诗集《狼的辩护》(1957)抨击了战后重建工作取得初步..
芬克:【生卒】:1876—1964【介绍】: 德国小说家、诗人。生于洛依特林根一个药剂师家庭。先后在图平根和慕尼黑学习法律和医学。曾做过医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军医。早期创作受自然主义影响,宣扬德意志精神,有民族沙文主义..
福伊希特万格:【生卒】:1884—1958【介绍】: 德国作家。生于慕尼黑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在柏林攻读哲学、文学和人类学,1908年创办文学杂志《明镜》,后任《舞台周报》的剧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短期服役,后因眼睛近视被解除..
法埃克:【生卒】:1940—【介绍】: 德国作家。生于西里西亚。先后在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和巴黎大学攻读哲学、日尔曼学和罗曼语文学。长期担任科隆电台编辑。作品大多取材于希特勒时期发生的事情。《纵火者》(1963)写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