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德

伯恩哈德:

【生卒】:1931—1989

【介绍】:

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海尔伦。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外祖父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乡土作家,对他日后走上文学道路有一定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得了肺病,不久外祖父和母亲相继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加重了他的病情,精神上受到折磨。在疗养院他尝试文学创作,1957年成为职业作家。曾获十余种文学奖,其中重要的有奥地利国家文学大奖(1968)、毕希纳奖(1970)、格里尔帕策奖(1970)等。最初以写诗步入文坛,早期的诗集《在人间和在地狱》(1957)、《在月亮的铁之下》(1958)、《在死亡的时刻》(1958)等,风格上颇受特拉克尔、惠特曼、贝玑的影响。

60年代初,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有《寒冻》(1963)、《石灰厂》(1970)和《校对》(1975)等。

70年代以后,主要写自传体长篇小说,共出版了6部,即《根源》(1975)、《地窖》(1976)、《呼吸》(1978)、《寒冷》(1981)、《一个孩子》(1982)、《在高处》(1989),叙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

无论是在早期的虚构小说里,还是在后期的自传体小说中,孤独、死亡、疾病始终是他笔下的重要主题。由于长期身受病魔的折磨,作家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人物大多患病或有残疾,格调低沉、忧郁,表现了人生的不可知和死亡的不可抗拒。作为一个剧作家,伯恩哈德总共写了20多个剧本,大多写于70年代以后。

早期作品受贝克特影响较大,后期则加重了政治色彩以及荒诞和讽刺。重要剧作有《博里斯的节日》(1970)、《无知的人和疯狂的人》(1970)、《狩猎协会》(1973)、《总统》(1975)、《退休之前》(1979)、《群峰之上一片静悄悄》(1981)、《外表易骗人》(1983)等。

这些作品或抨击了阴魂不散的纳粹主义,或揭露了某些人推诿战争责任的劣迹,或讽刺了明哲保身、损人利己的处世哲学。他最后一部剧作《英雄广场》(1988)是一部揭露民族劣根性的扛鼎之作,对至今仍在奥地利根深蒂固的纳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患肺癌去世,留下遗嘱,禁止在奥地利境内上演、印刷、朗诵他的任何作品。

为您推荐

布莱

布莱:【生卒】:1871—1942【介绍】: 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大学时攻读哲学。自1900年开始文学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入伍,战后宣称信仰共产主义,1933年流亡国外,病逝于纽约。曾编辑出版过多种文学杂志。作品有小说《冒险..

比林格尔

比林格尔:【生卒】:1909—【介绍】: 奥地利诗人、剧作家。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基尔、维也纳学习哲学和日尔曼语言文学,后在慕尼黑、柏林从事创作。1943年获慕尼黑市文学奖,1962年获格里尔帕策文学奖。在霍夫曼斯塔尔的鼓..

多德勒尔

多德勒尔:【生卒】:1896—1966【介绍】: 奥地利小说家。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建筑师之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历史,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早年曾加入纳粹党,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焚烧了纳粹党证,皈依天主教。战后从事历史..

策兰

布斯塔

布斯塔:【生卒】:1915—【介绍】: 奥地利女诗人、小说家。生于维也纳。早年生活拮据,中学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1936年因病中断大学学业,战后当过译员,旅店职员,1950年起任维也纳图书馆馆员,曾获特拉克尔奖和奥地利国家文学大..

乔科尔

乔科尔:【生卒】:1885—1969【介绍】: 奥地利剧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医生家庭。早期受斯特林堡、魏德金德等人影响较大,创作的中心主题是男人与女人的矛盾。1938年流亡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1946年回到维也纳。除了..

伯埃克

伯埃克:【生卒】:1917—【介绍】: 奥地利剧作家。生于维也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加抵抗运动,曾被捕关入集中营。剧作《巢穴》(1962)描写了集中营的生活,《简娜,一九四四》(1964),塑造了一个由和平主义变为一名积极的反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