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皮特

乌皮特:

【生卒】:1877—1970

【介绍】:

拉脱维亚作家。

拉脱维亚人民作家(1943)。拉脱维亚科学院院士(1946)。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7)。拉脱维亚苏维埃文学奠基人。

曾任拉脱维亚作协主席(1941-1954)。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1941-1951)。生于无地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靠自学成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896年发表第一首诗,189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作有短篇小说集《解冻天气》(1919)、《变形记》(1923)、《贫穷的生活》(1926)、《牧师的故事》(1930)、《在严寒中》(1977)。他的长篇小说两部曲《资产者》(1907)和《最后一个拉脱维亚人》(1912)是他在1905年革命和马克思思想影响下,揭露拉脱维亚资产阶级的初次尝试。叙述拉脱维亚农民走向1905-1907年革命的三部曲《罗别日尼耶克一家》(1908-1921,包括《罗别日尼耶克一家》1908、《丝绸刺绣》1912、《北风》1921)则是拉脱维亚苏维埃文学前最着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巨着。

1910年他公开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和小市民进行更尖锐的揭露,如长篇小说《妇女》(1910)、《金子》(1914)、《背叛者》(1915-1916)。1920年他被资产阶级逮捕,投入里加监狱。

在那里,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集《风的战斗》(1920)和《北风》的部分章节。

出狱后他出版了揭露资产阶级共和国弊端的长篇小说《走在七色桥上》(1926)和三部曲《罗别日尼耶克一家》的续集、长篇小说《扬·罗别日尼耶克归来》(1932)、《扬·罗列日尼耶克之死》(1933)及《微笑的叶子》(1937)、历史四部曲《在世纪的边缘上》(1937-1940),1940年,拉脱维亚恢复苏维埃政权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出版了描写19世纪下半叶拉脱维亚农村生活和拉脱维亚工人运动初期情况的两部曲《绿色的土地》(1945,获1946年斯大林奖)和《乌云中的曙光》(1951),此外,乌皮特还一直从事剧本创作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作有剧本《呼唤与回声》(1911)、《一人与许多人》(1914),讽刺戏剧《洗澡女人苏珊娜》(1922)、《海鸥飞翔》(1926),悲剧三部曲《米拉波》(1926)、《贞德》(1930)、《斯巴达克》(1943),专着《世界文学史》(1-4卷,1930-1934)、《文学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1951,俄译本1959,获1957年拉脱维亚国家奖),《作品集》(1-22卷,1946-1954),《作品选》(1-12卷,1956-1959)。

为您推荐

埃尔克斯涅

埃尔克斯涅:【生卒】:1928—【介绍】: 拉脱维亚女诗人。原名菲舍列(Фишере)。1953年毕业于里加师范学院。作有诗集《麦穗的絮语》(1960)、《大地,为你而战!》(1963)、《仲夏》(1966)、《高地之光》(1968)、《第三个..

恰克拉伊斯

恰克拉伊斯:【生卒】:1940—【介绍】: 拉脱维亚诗人。1960年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历史语文系。作有诗集《星期一》(1965)、《步行者和永恒》(1967)、《叶的声音》(1969)、《草的一天》(1971,俄译本1973)、《人和被开垦的土..

艾德曼尼斯

艾德曼尼斯:【生卒】:1895—1937【介绍】: 拉脱维亚作家。1916年毕业于基辅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曾是红军的着名指挥员。1925-1932年任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1932-1934年为原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与..

拉脱维亚作家协会

埃泽拉

埃泽拉:【生卒】:1930—【介绍】: 拉脱维亚女作家。拉脱维亚人民作家(1981)。1955年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文学系。作有中篇小说《啄木鸟林叙事曲》(1968)、《太阳的反光》(1969)、《没有月光的夜晚》(1971)、《鼻子特别尖..

韦捷马阿

韦捷马阿:【生卒】:1936—【介绍】: 爱沙尼亚作家。生于建筑师家庭。1959年毕业于塔林综合技术学院。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诗集《变声的年龄》(1962)、《掷雪球》(1966),系列长篇小说《纪念塔》(1965)、《疲劳》(19..

别埃克曼

别埃克曼:【生卒】:1933—【介绍】: 爱沙尼亚女作家。生于职员家庭。1956年毕业于原全苏国立电影学院。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长篇小说《米里亚姆三部曲》(1964-1966,包括《小人物》1964、俄译本1969,《井中镜》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