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3—
【介绍】:
爱沙尼亚女作家。
生于工人家庭。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当过女仆、服务员、职员。
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作有诗集《路上的风》(1937)、《岸边的燕子》(1962)、《春天的牧场》(1966),1948年因诗集《在阳光下》(1948)获爱沙尼亚国家奖。
1974年因剧作《最后两行诗》(1973),获爱沙尼亚年度奖。1981年因诗集《给予和索取》(1981)获爱沙尼亚年度奖。
1986年出版有《作品集》(1-2卷)。
【生卒】:1913—
【介绍】:
爱沙尼亚女作家。
生于工人家庭。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当过女仆、服务员、职员。
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作有诗集《路上的风》(1937)、《岸边的燕子》(1962)、《春天的牧场》(1966),1948年因诗集《在阳光下》(1948)获爱沙尼亚国家奖。
1974年因剧作《最后两行诗》(1973),获爱沙尼亚年度奖。1981年因诗集《给予和索取》(1981)获爱沙尼亚年度奖。
1986年出版有《作品集》(1-2卷)。
帕尔韦:【生卒】:1919—【介绍】: 爱沙尼亚作家。爱沙尼亚功勋作家(1959)。生于手工业者家庭。当过记者、编辑。卫国战争时期在苏军服役。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有抒情诗集《战士的心声》(1945)、《关于严酷的、美好的..
兰涅特:【生卒】:1911—1983【介绍】: 爱沙尼亚作家。爱沙尼亚功勋作家(1961)。生于铁路工人家庭。当过苦力、油漆工、瓦工。卫国战争期间在苏军服役。战后曾在检察部门工作。40年代开始文学活动。作有剧本《良心》(1956..
普罗梅特:【生卒】:1922—【介绍】: 爱沙尼亚女作家。爱沙尼亚功勋作家(1971)。生于画家家庭。1940年毕业于塔林实用艺术中学。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有描写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没有男人的村庄》(1962)、《天上下来的..
劳德:【生卒】:1903—1980【介绍】: 爱沙尼亚作家。爱沙尼亚人民作家(1972)。生于农民家庭。曾在塔尔图大学当过旁听生。卫国战争期间任前线记者。1919年发表作品。作有诗集《海市蜃楼》(1924)、《漫长的过程》(1935)、..
休季斯捷:【生卒】:1899—1945【介绍】: 爱沙尼亚诗人。生于建筑工人家庭,1923-1931年在塔尔图大学学习,研究爱沙尼亚语文学,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1928年第一部诗集《慌乱》出版,反映对爱沙尼亚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