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愁洞

蔡愁洞:(1900— ) 台湾小说家。原名蔡秋桐。笔名愁洞、愁桐、元素、蔡落叶、匡人也等。男。台湾云林县人。童年读过几年私塾,16 岁时进元长公学校。毕业后即任保正和制糖会社原料委员,达 25 年。光复后曾任元长乡乡长、台南县议员等职。在公学校时开始用日文创作。毕业后在《新高新报》上用台湾土话发表小说。3O 年代开始采用白话文创作。1931 年冬,他联络北港地区的文学青年创建《晓钟》杂志,共发行了 3 期。1934 年 5 月出席第一次台湾全岛文艺大会,当选为台湾文艺联盟南部委员。他还参加过汉诗社“褒忠吟社”。光复后加入元长诗学研究社。是 30 年代台湾新文学重要的小说家。由于长期在乡村基层政权工作,故其作品多以这一社会层中的日本巡警、会社长、乡保甲长中的民族败类为描写对象。据他自述,他写的“全部是本地所发生的事情,只是名字更换一下而已”。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保正伯》(1931)、《夺锦标》(1931)、《新兴的悲哀》(1931)、《兴兄》(1935)、《理想乡》(1935)、《四两仔上》(1936)、《王爷猪》(1936)和新诗《牛车夫》(1931)等。其中《放屎百姓》(1931)只登一年即被日本当局腰斩。作品均散见于《台湾新民报》、《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等报刊。代表作《保正伯》原载于 1931 年《台湾新民报》第
353    号。作品通过一个乡村无赖从“罗汉脚”(无产业的游民)到一方显要的发迹过程,暴露了日本殖民者与流氓寄主势力相互勾结,结成黑暗统治的社会现实和汉奸走狗助纣为虐的罪恶。作品中李保正无耻、歹毒、贪婪、狡诈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发展也刻画得富有层次性。其作品没有赖和金刚怒目式的愤怒,而是充满了正话反说的诙谐嘲讽,形成自己恃有的风格。这一特点对后来吴浊流的创作也深有影响。

为您推荐

彩羽

彩羽:(1928— ) 台湾诗人、散文家。本名张恍。男。湖南长沙人。曾从军多年,后任《自由日报》副刊编辑。创世纪诗社成员。主要有诗集《浊溪畔》(1979,与方良、周伯乃、丁颖等人合集),散文集《捕虹的天梯》(1969)、《雪,一道万里银..

蔡碧航

蔡碧航:(1948— ) 台湾散文家。本名蔡碧娥。女。台湾台南人。毕业于台北市立女子师范专科学校。现任教职,课余从事写作。曾获台湾教育机构散文创作首奖。著有散文集《我是沙 的水仙花》(1981)、《一叶》(1984)等。..

卜仁亮

卜仁亮:(1934— ) 澳门作家。笔名远光。男。原籍广东梅具,生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1952 年回国深造,1960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天津文艺》任编辑。1979 年移居澳门,从事文化艺术..

卜少夫

璧华

璧华:(1934— ) 香港文学评论家。原名纪馥华。笔名碧骅、怀冰、方醒、禹冰、壁华等。男。祖籍福建福清县,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1947 年归国读书。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济南齐鲁大学中文系。1952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冰谷

冰谷:(1940— ) 马来西亚华人诗人、散文家。原名林成兴。曾用笔名林荒、林牧野,主要笔名冰谷。男。祖籍广西容县,生于马来西亚吡叻州王城江沙附近的沙容。幼时因父母工作经常变动而数度搬家,11 岁才进小学,先后在江沙崇华小..

彼岸

彼岸:(1941— ) 马来西亚华人诗人。原名林今达。笔名彼岸、醉言、野夫、人间、稻草人。男。祖籍广东省普宁,生于马来西亚吉打。1962年由吉打日间师训学院毕业后,在吉打州双弄港口任小学教员。后任《海峡时报》通讯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