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少夫

卜少夫:(1909— ) 香港作家。原名卜宝瑗,又名卜宝源,号六如楼主。曾用笔名二在、小芙、夏莱、OK 等。男。祖籍江苏扬州,主于镇江。自幼在南京读书。后到上海进无线电专科学校读书,又先后转入胡适任校长的吴淞中国公学和鲁迅任教的中华艺术大学学习。1928 年赴日本东京,入明治大学新闻科攻读。1930 年毕业后回国,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嘉兴《民国日报》编辑主任、南昌《真实报》编辑主任、江西怒潮剧社教员、《青年与战争》杂志编辑、南京《新民报》编辑、南京《扶轮日报》采访主任、南京《新京日报》采访主任。抗战期间,历任印尼巴城《新报》香港特派员,香港《立报》编辑,广州《民国日报》、《武汉日报》、香港《立报》和香港《大公报》的战地特派员和战地记者,贵阳《中央日报》资料室主任,重庆《中央日报》采访主任、编辑主任、副总编辑,《中央周刊》编辑等职。 1945 年 1 月在重庆创办《新闻夭地》杂志,自任社长数十年,直至今日。抗战胜利后到南京接收日伪新闻机构,复刊《中央日报》并任总编辑。此后,历任《申报》副总编辑、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教授、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 1949 年 5 月赴香港,历任香港联合书院新闻系教授、台湾《联合报》驻香港特派员、《旅行杂志》社长、香港中国文化协会理事及香港出版人发行人协会理事长等职。卜少夫从小爱好文学,十余岁后曾创办《雪花报》和《活跃周报》,在当时南京有一定影响。以后在邵洵美主编的《现代小说》杂志发表过《蓝色的病》、《春天坐马车》等小说。30、40 年代在南京《朝报》副刊、重庆《文讯》等众多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到香港后,曾以《我心皎如明月》为题,在《新闻夭地》杂志连载日记体随笔 200 余期。曾出版著作《无名氏研究》、《无名氏生死下落》和编著《无名氏全书》三书,为其胞弟、现代作家无名氏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其他著作还有《日本面孔》、《日本军阀专政史》、《被包围的日本》、《战地记者讲话》、《无梯楼随笔》、《人在江湖》、《我见我思》、《空手天涯》、《受想行识》、《大地足下》、《经过阵痛》、《龙蛇走笔》、《人间踯躅》、《风雨香港故人》、《周榆瑞在人间》等。卜少夫成就卓著,有“报坛才子”和“报坛名士”之誉,并被收入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名人录》一书。

为您推荐

卜仁亮

卜仁亮:(1934— ) 澳门作家。笔名远光。男。原籍广东梅具,生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1952 年回国深造,1960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天津文艺》任编辑。1979 年移居澳门,从事文化艺术..

璧华

璧华:(1934— ) 香港文学评论家。原名纪馥华。笔名碧骅、怀冰、方醒、禹冰、壁华等。男。祖籍福建福清县,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1947 年归国读书。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济南齐鲁大学中文系。1952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冰谷

冰谷:(1940— ) 马来西亚华人诗人、散文家。原名林成兴。曾用笔名林荒、林牧野,主要笔名冰谷。男。祖籍广西容县,生于马来西亚吡叻州王城江沙附近的沙容。幼时因父母工作经常变动而数度搬家,11 岁才进小学,先后在江沙崇华小..

彼岸

毕璞

毕璞:(1922— ) 台湾小说家。原名周素珊。另有笔名蕴慧等。女。广东中山县人。广州岭南大学肄业。历任《大华晚报》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中国时报》董事长秘书、《妇女月刊》主编等职。1943 年在桂林《旅..

白韵琴

白韵琴:(?— ) 香港小说家。女。原籍广西桂林市。曾当过童星、空中小姐、电视艺员和节目主持人。后远嫁美国,婚姻破裂后又重返香港。最初应周刊编辑约写游记而涉足文坛,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不仅写游记、杂文,还写了不少小说。..

柏杨

柏杨:(1920— ) 台湾杂文家。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邓克保。男。祖籍河南开封县。毕业于东北大学。年幼丧母,因不堪后母虐待,17 岁时离家,先后在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读书。曾任《青年日报》社社长、辽东学院教师等职。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