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8—
【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
战前开始发表诗集。在《夜晚的音乐》(1935)、《两次旅行》(1946)、《市场上的歌》(1957)和《旅行和家里的歌唱家》(1969)中,摆脱了个人的孤独感,开始对人类文化、历史和人道主义传统表示尊重和关心。短篇小说集《色旦》(1948)主要写战前波兰知识分子面对法西斯侵略表现的惶恐不安。
【生卒】:1918—
【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
战前开始发表诗集。在《夜晚的音乐》(1935)、《两次旅行》(1946)、《市场上的歌》(1957)和《旅行和家里的歌唱家》(1969)中,摆脱了个人的孤独感,开始对人类文化、历史和人道主义传统表示尊重和关心。短篇小说集《色旦》(1948)主要写战前波兰知识分子面对法西斯侵略表现的惶恐不安。
胡什恰:【生卒】:1917—1986【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他的创作与罗兹城紧密相联,往往寓幽默于严肃之中,发人深思。主要作品有诗集《旅行者的歌谣》(1938)、《抒情诗日记》(1945)、《老酒店》(1968),小说《奥尔尚卡上的小..
赫瓦斯科:【生卒】:1934—1969【介绍】: 波兰作家。当过汽车司机,1958年移居国外。1954年开始发表小说。他的作品摆脱了50年代初期文学粉饰现实的倾向,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缺陷和丑恶面,作品主人公大多是有种种毛病的小人..
英加尔登:【生卒】:1893—1970【介绍】: 波兰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生于克拉科夫。早年曾在利沃夫、维也纳的大学里攻读哲学、数学和物理。1933年任教于利沃夫大学哲学系。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期间,曾在波兰秘密开办的大学..
伊雷登斯基:【生卒】:1939—【介绍】: 波兰剧作家、小说家、诗人。擅长描绘风土人情和人们的道德观念。作有诗集《把一切置之度外》(1959)、《在战役的一瞬间》(1961),短篇小说集《时代的人》(1971)、《感情的纽带》(1974..
霍乌伊:【生卒】:1916—1983【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早年参加青年运动,1942年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1972年起选为波兰国会议员。最初以写诗而闻名,曾出版过诗集《姑娘,让我们向前游》(1936)、《燃烧的小路》(1938)、《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