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63—1929
【介绍】:
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华沙的犹太人家庭。曾在巴黎大学攻读过东方语言文学和哲学,1890年回到华沙,在《生活》编辑部工作。早期诗歌具有爱国内容和浪漫主义风格。诗集有《致遗腹子》(1901)、《沉思》(1906)、《创作的第一天》(1907)。
后期诗歌具有抒发个人感受的特点,其代表作有诗集《第三天》(1925)。还作有小说《斯迪帕》(1911)、《米兰达》(1924),戏剧《阿提拉》(1898)、《文涅达人》等。
【生卒】:1863—1929
【介绍】:
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华沙的犹太人家庭。曾在巴黎大学攻读过东方语言文学和哲学,1890年回到华沙,在《生活》编辑部工作。早期诗歌具有爱国内容和浪漫主义风格。诗集有《致遗腹子》(1901)、《沉思》(1906)、《创作的第一天》(1907)。
后期诗歌具有抒发个人感受的特点,其代表作有诗集《第三天》(1925)。还作有小说《斯迪帕》(1911)、《米兰达》(1924),戏剧《阿提拉》(1898)、《文涅达人》等。
列希绵:【生卒】:1877—1937【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生于乌克兰的犹太人家庭。后在华沙的剧院工作。早年受尼采和本格森的影响,其诗歌超越现实之上,表现原始人的本质,小说多取材于东方的神话。他的创作直到30年代才受到..
莱姆:【生卒】:1921—【介绍】: 波兰科幻小说家。毕业于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医学系,80年代初移居维也纳。第一部科幻小说《火星上来的人》(1946)便显示出作者的杰出才华,嗣后相继发表有《天体航空学家》(1951)、《没有浪费..
列文:【生卒】:1910—【介绍】: 波兰诗人。第二次大战期间曾在苏联参加波兰军队,组建军队剧团,嗣后从事编辑工作。早期诗歌受新古典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中期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期则以存在主义观点来对待爱情与死亡等社..
马赫耶克:【生卒】:1920—1991【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社会政治活动家。诗歌和小说都包涵了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勾画出波兰农民在社会主义变革时期中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变化。主要作品有诗集《森林的眼睛》(1945)和小说..
马库辛斯基:【生卒】:1884—1953【介绍】: 波兰作家。早期创作以诗歌为主,作有诗集《一半星星》(1906)、《快活的事情》(1909)、《战士之歌》(1919)等。嗣后以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在出版的数十种作品中,以《珍珠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