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之屏:(1920— ) 新加坡华人小说家。原名刘宁。曾用笔名潘朗、潘陶、炮灰、司徒然、司徒森、潘常光、潘老陶、向新、石陶、杜凌、章伶、冷金等,主要笔名丁之屏。男。祖籍广东潮安,生于中国。1935 年由中国南下新加坡,因过不惯饱受欺凌的学徒生活,暂在某小学寄宿,在该校姓林的一位老师引导下接触了新文学,写出第一篇吐露心声的散文《微弱的心灵》,发表于林树梧主编的《南洋商报·狮声》上,从此“立下宏愿,要做一辈子的文学学徒”(丁之屏《自我简介》)。他曾当过教师,以后在国泰影片公司华文宣传部担任主任达 30 年之久。其作品散载于新加坡《星洲日报》、《南洋商报》、《新国民日报》、《星中日报》、《总汇报》、槟城《中华晨报》等,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诸种体裁,而以小说为重。他较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认为小说是“最能概括地反映现实并对社会现状产生一种反拨作用的文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启发及教育读者”(《小说和故事》)。他的小说,比较多地触及现实社会问题,主题明确,富于教育意义。先后出版过中篇小说《残梦》(1961),短篇小说集《忧悒的眼睛》(1969)、《鳄鱼潭边的恶梦》(1976)、《猛龙过江》(1982)等。
为您推荐
丁树南:(1923— ) 台湾文学评论家。本名欧坦生。男。生子福建福州。现任台湾台南商业职工学校教师。同济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过编辑、小学校长、中学教员等职。50 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时有小说发表,其中有些曾被选入台..
丁亚民:(1958— ) 台湾小说家。男。祖籍江西零都县,生于台湾彰化。1982 年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与朱天文、朱天心等合办《三三集刊》,并任编辑。1976 年在台北建国中学读高三时开始小说创作,于《皇冠》杂志发表小说处..
丁贞婉:(1936— ) 台湾翻译家。女。生于台湾彰化。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前往英国伦敦大学研究 1 年。曾任台中女中教师及大学讲师,现为国立中兴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1957 年开始在香港《大学生活》杂志上发表了第一..
丁衣:(1925— ) 台湾剧作家。字克用。男。祖籍浙江郭县。早年就读于上海东吴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抗敌演剧队。1948 年到台湾,从事影剧工作。担任过编导、演员、组长、副队长、艺术工作队总队研究员等职。曾主编艺工..
丁文智:(1930— ) 台湾小说家。男。山东诸城人。毕业于山东省立师范学校。去台湾后,曾任飞机修护,现任空勤机工长。1953 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为《爱》。曾获陆军第三届文艺金狮奖中篇小说奖和军中第十一届文艺金像奖短..
丁颍:(1930— ) 台湾诗人、散文家。本名丁载臣,字逸轩,号长春,别署梦痕斋主人。男。原籍安徽阜阳县。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学教员、记者、编辑、报社主任、经理,现为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主编《星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