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波利斯基

扬波利斯基:

【生卒】:1912—1972

【介绍】:

俄罗斯作家。

生于职员家庭。1927年开始在报社工作。

1941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同年发表中篇小说《集市》。

卫国战争期间任《红星报》特派记者和《消息报》特约通讯员,撰写有大量有关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和白俄罗斯游击队的报道和特写。1955年发表描写苏联士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长道路的中篇小说《考验的道路》,受到评论界好评。

还作有中篇小说《鸽子巷一少年》(1959)、《三个春天》(1962)、《年轻人》(1963)、《旋转木马》(1966),系列短篇《看得见的东西》(1965),短篇小说集《神灯》(1967),小说集《类星体》(1987)。1972年扬波利斯基去世后,他作于60年代的长篇小说《莫斯科一条街》的手稿一直由他的好友、作家康斯坦丁诺夫斯基和诗人梅日罗夫保存。

16年后,他们把手稿交《旗》杂志发表,引起批评界的重视。作品表现了5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惊慌恐惧的心理。1992年又有一部扬波利斯基创作于1961年的长篇小说《一座熟悉的城市》面世。

为您推荐

活人论

活人论:原苏联文学创作术语。20年代由“拉普”提出。这条创作理论最早出自“拉普”理论家英左洛夫在1924年第一期《在岗位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论活人》。“拉普”领导阿维尔巴赫、李别进斯基、叶尔米洛夫等都宣传这种..

亚申

亚申:【生卒】:1913—1968【介绍】: 俄罗斯作家。原姓波波夫。生于农民家庭。1941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第一本诗集《献给北方的诗》出版于1934年。诗集《北方妇女》(1938)汇集了30年代的诗作。卫国战争期间参加过列宁..

亚罗茨基

亚罗茨基:【生卒】:1933—【介绍】: 俄罗斯作家。1963年毕业于列宁政治学院。作有诗集《火箭》(1968)、《中尉的青春》(1971),短篇小说集《头一次领工资》(1968),中篇小说《德米特里·乌里扬诺夫》(1977)等。90年代,作有长..

“瓦普”

“伏阿普”

“伏阿普”:原苏联文学团体。全名是“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联盟”。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上成立,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等30个民族的作家代表。..

“锻冶场”

“锻冶场”:原苏联早期文学团体。成立于1920年,其成员大部分是由原无产阶级文化派中分裂出来的无产阶级诗人。最早参加这个组织的诗人有: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格拉西莫夫、卡津、基里洛夫、奥勃拉多维奇、波列塔耶夫、萨尼..

文学家之家②

文学家之家②:原苏联文学家团体。1934年根据高尔基倡议建立,隶属原苏联作家协会领导,下设讲演部、讲习班、图书馆等。最早称“苏维埃作家之家”,后改“莫斯科作家俱乐部”,1947年开始改为“中央文学家之家”,简称“文学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