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苏联文学团体。
全名是“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联盟”。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上成立,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等30个民族的作家代表。“伏阿普”是领导全苏各民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其领导核心是“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拉普”)。活动情况见“拉普”条。
1932年4月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后,“伏阿普”及各地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随即解体。
原苏联文学团体。
全名是“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联盟”。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上成立,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等30个民族的作家代表。“伏阿普”是领导全苏各民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其领导核心是“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拉普”)。活动情况见“拉普”条。
1932年4月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后,“伏阿普”及各地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随即解体。
“瓦普”:原苏联文学团体。全名为“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成立于1925年。1923年3月,“十月”、“青年近卫军”、“工人之春”等3个文学小组联合召开了第一次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成立了“莫普”。1925年以“莫..
“锻冶场”:原苏联早期文学团体。成立于1920年,其成员大部分是由原无产阶级文化派中分裂出来的无产阶级诗人。最早参加这个组织的诗人有: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格拉西莫夫、卡津、基里洛夫、奥勃拉多维奇、波列塔耶夫、萨尼..
文学家之家②:原苏联文学家团体。1934年根据高尔基倡议建立,隶属原苏联作家协会领导,下设讲演部、讲习班、图书馆等。最早称“苏维埃作家之家”,后改“莫斯科作家俱乐部”,1947年开始改为“中央文学家之家”,简称“文学家之..
世界文学研究所:原苏联文学研究机构。由高尔基倡议,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于1932年在莫斯科建立。人员力量雄厚,综合研究世界文学进程的发展。下设文学理论、俄罗斯古典文学、俄罗斯苏维埃文学、苏联民族文学及外国..
文学家之家①:俄罗斯文学家团体(1918.12-1922.11),设在彼得堡,为开展彼此间的互助联谊而建,由科米捷特领导,科特利亚列夫斯基任主席。最早主要解决作家的物质供应问题,1920年起重视开展文化活动,组织过讲座、音乐会、作家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