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苏联培养年轻作家的高等学校。
1932年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庆祝高尔基从事创作活动40周年的决议建于莫斯科。1933年12月正式开办。聘请经验丰富的作家授课,设有散文理论、戏剧理论、诗歌创作、舞台艺术等课程。从1954年起,办有文学高级讲习班,每期两年。
许多才华出众的苏联作协会员都在该班深造过,毕业生遍及各加盟共和国,在发展民族文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原苏联培养年轻作家的高等学校。
1932年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庆祝高尔基从事创作活动40周年的决议建于莫斯科。1933年12月正式开办。聘请经验丰富的作家授课,设有散文理论、戏剧理论、诗歌创作、舞台艺术等课程。从1954年起,办有文学高级讲习班,每期两年。
许多才华出众的苏联作协会员都在该班深造过,毕业生遍及各加盟共和国,在发展民族文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文学博物馆:原苏联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机构。负责收集、保管、陈列作家的生平与创作资料或文学史料。全俄最早建成的为莱蒙托夫文学博物馆(1883),以后,普希金、列·托尔斯泰博物馆相继建立。至今已建有百余所,按内容分文学..
王临泰:(1919— ) 台湾小说家。笔名雁朋、司马空、苏文、王至宽、柳青、雪庵室主、云霞室主等。男。生于祖籍江苏。英士大学政治系毕业,并获法学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军抗敌,胜利后出任江苏省政府专员、科长等职。1950..
王令娴:(1932— ) 台湾小说家。女。原籍江西南昌,生于上海。抗日战争时为躲避战火随家人迁居重庆。中学毕业后考入国防医学院护理科,不久随学校到台湾。曾任台湾肥料公司文书管理员。现任《国语日报》作文班教师。写作起步..
王明韦:(1925— ) 台湾散文家。笔名锦书、德容等。女。原籍福建林森。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夜间部。历任教员、编辑,现于国民党中央妇工会任职。其散文创作始于 1956 年,在《中央日报》副刊上发表作品。并曾于《中华日报》家..
谢拉皮翁兄弟:原苏联20年代文学团体。1921年初在彼得堡宣告成立,1926年自行解散。其名称借用德国作家霍夫曼的一篇题《谢拉皮翁兄弟》的小说。参加者符·伊凡诺夫、斯洛尼姆斯基、左琴科、卡维林、尼基津、费定、隆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