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鸥:(1907— ) 台湾文学理论家、戏剧家。男。福建长乐县人。受家乡文学空气影响,很小就对文学产生兴趣,15 岁时即和同学成立紫藤诗社。20 岁时入福建学院,研习中国古代文学,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他又对外国文学,尤其是戏剧产生兴趣,产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1933 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36 年学成回国,先从事一段电影工作,随即任教于厦门大学,授《礼记》和从事剧本创作。抗战时期,王梦鸥带领学生从事话剧宣传,写下《生命之花》、《红心草》、《乌夜啼》等剧本。1945 年出版的取材于文天祥的故事的《燕市风沙录》风靡一时。1946 年,王梦鸥入中央研究院任秘书,为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早年还任教于国立衡山师范学院、日本广岛大学,后为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数十年来,王梦鸥在教学之余致力于古代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尤其在唐代文学方面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同时还热衷于文艺理论的探讨和文学批评的实践。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的发展概述》(合著)、《唐人小说校释》、《古典文学论探索》、《文学概论》、《文艺技巧论》、《邹衍遗说考》、《礼记今注今译》、《初唐诗学著述考》、《郑玄引述别本礼记考释》、《文艺美学》、《文心雕龙述学》、《唐人小说:篡异记、传奇研究》、《唐人小说〈异闻集〉研究》、《汉简文字类编》、《传统文学论衡》。另外王梦鸥还最早翻译了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论》>。
为您推荐
王临泰:(1919— ) 台湾小说家。笔名雁朋、司马空、苏文、王至宽、柳青、雪庵室主、云霞室主等。男。生于祖籍江苏。英士大学政治系毕业,并获法学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军抗敌,胜利后出任江苏省政府专员、科长等职。1950..
王令娴:(1932— ) 台湾小说家。女。原籍江西南昌,生于上海。抗日战争时为躲避战火随家人迁居重庆。中学毕业后考入国防医学院护理科,不久随学校到台湾。曾任台湾肥料公司文书管理员。现任《国语日报》作文班教师。写作起步..
王禄松:(1933— ) 台湾诗人。笔名沧海粟。男。原籍海南岛文昌县。政工干部学校政治系毕业。曾任台湾新诗学会理事、中国文艺协会诗歌研究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艺金像奖评审等。曾主编《忠诚》月刊。现任国民党中央文..
王集丛:(1917— ) 台湾文艺理论家。原名王义林。男。原籍四川南充县。年幼时在自家创办的私塾和县里的小学读书,受到辛亥革命浪潮的冲击。中学毕业后又赴重庆、成都等地求学。后到上海入中华艺术大学研习文艺。抗战胜利前..
王敬羲:(1932— ) 香港小说家。男。江苏青浦人。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后又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回港后长期主持香港文艺书屋。作品主要有小说集《薏美》、《七星寮》、《怜与恨》、《青蛙的乐队》、《暴雨..
王铠珠:(1952— ) 台湾诗人。笔名林风。女。原籍山东诸城县。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先后任职于台湾中华电视台、台北忠义小学、兰雅中学。是一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重要作品有《向》、《距离》、《变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