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莲

吕秀莲:(1944— ) 台湾小说家。笔名池畔风、拓荒者、望远山。女。生于台湾桃园。台湾大学法津系毕业,获美国伊利诺大学比较法学硕士及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回台后曾在国民党行政院任职。1979 年因“高雄事件”被捕判刑,1985 年出狱。是台湾新女性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其小说创作无不为宣传、表现其新女性思想服务,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中篇小说《这三个女性》是她的处女作,亦是她的代表作。小说创作始于 1980 年 5 月,正是她受军法大审,被判刑 12 年,刚获准使用纸笔之时,全书共 6 万字。作者塑造了三位女性,她们是同学,又是朋友。毕业后各自走上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许玉芝曾任大学讲师,婚后随夫赴美,一心做起贤妻良母。她拥有博士丈夫、二男一女以及花园洋房,在世俗者眼中,幸福的家庭所应有的她都有了,但她对生活的繁琐感到乏味,对表面拥有一切却正好失落了自己而感到恐慌,因而常常羡慕高秀如。高秀如身为大学系主任,虽独身却感情细腻丰富,事业心强,生活多姿多采,精神世界充实。汪云天生丽质,与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结成一对后,一味沉湎于少奶奶的舒泰生活,直到有一夭她发现丈夫移情别恋,而且车祸丧生后,才大梦乍醒。她通过反省自己这段婚姻,认识到自己以往对幸福和爱情的错误观念,终于发现她曾经拥有的“竟是一桩荒谬而惭愧的婚姻”,对那位“第三者”的嫉恨随即冻解冰释,从而由“旧女性妻子”一变而为“新女性太太”。高秀如是作者表现的予以正面肯定的人物形象,而许玉芝和汪云的生活历程与归宿则是作者从侧面或反面体现新女性的意义的。作品采用分章的形式以各人轮番自述的口吻串连成篇,形成三位一体的独特结构。台湾批评家周锦认为“作者没有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只是表面的陈述,使得这部小说的主题意识到板,剩下的只是理论味很重的语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名大辞典》)。从文学史来看,《这三个女性》是台湾女性小说到新女性主义小说的重大发展。台湾著名作家宗泽莱断言完成于吕氏手上的是“明朗的、广泛的、有希望的小说。”吕秀莲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拾穗》、《小镇余晖》、《贞节牌坊》,长篇小说《情》等。另有《新女性主义》、《新女性何去何从》、《数一数拓荒的脚步》、《寻找另一扇窗》、《帮他争取阳光》、《台湾的过去与未来》、《吕秀莲方块》等。

为您推荐

昌赫若

昌赫若:(1914—1951)台湾小说家。本名昌石堆。男。台湾台中县人。 1934 年毕业于台中师范。后赴东京攻读文学兼修声乐,并在“日剧”和“东宝”剧团当过演员。返台后任公学校教师、《声乐家》和《兴南新闻》编辑,并参加厚生..

陆鹭

陆鹭:(1930— ) 台湾作家。原名陆廷福。男。生于江苏镇江。1947年由家乡去上海求学,三年后为躲避战火,赴台湾至今。现为台湾著作权人协会会员、《残障人》杂志主笔。认为“文学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录,代表时代演变过程”..

陆震廷

陆震廷:(1919— ) 台湾报告文学作家。笔名郭风。男。祖籍江苏松江县。佛光山《普门》月刊和《觉世》杂志顾问。毕业于上海持志学院。曾任中学教员、报社记者、总编辑等,也曾发行和主编大型文艺杂志《文艺季刊》。处女作为..

吕绍澄

逯耀东

逯耀东:(1933— ) 台湾散文家。男。江苏丰县人。曾就读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赴香港新亚研究所深造,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并继续在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主要有散文集《异乡人手记》(1977)、《丈夫有泪不轻弹》(1977),史..

陆白烈

陆白烈:(1931— ) 台湾小说家、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笔各唐贻宁、路白。女。原籍江苏武进县。毕业于师范学校。长期在小学任教,当过记者,现专事写作。小学三年级时即在《靖江日报》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田园盟》(1963)、..

吕大明

吕大明:(1947— ) 台湾散丈家、剧作家。女。福建南安县人。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曾任光启社节目部编审、台湾电视公司编剧。1975 年旅居英国,入牛津大学高等教育中心攻读语言与艺术,后转入利物浦大学研究文学,获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