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铭

刘绍铭:(1934— ) 台湾文艺理论家、散文家。笔名有二残等。男。原籍广东惠阳县。现居美国。在香港做过童工。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大学。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1981 年 4 月曾回大陆访问。1986 年 6 月,他与西德汉学家马汉茂共同发起,在西德召开了华人文学讨论会。80 年代始,对大陆文学的认识和评价有了明显的变化。他认为像《棋王》作者阿城这样有功力的年轻作家,其作品已剔除了八股气,创作观念也脱离了“话题化”。刘绍铭主要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偶尔也写些散文、小说。主要作品有评论《小说与戏剧》(1977)、《涕泪交零的现代中国文学》(1979)、《唐人街的小说世界》(1981)、《曹禺论》,散文《吃马铃薯的日子》(1970)、《二残杂记》(1976)、《上帝·母亲·爱人》(1981)、《路滑霜浓的日子》(1981),小说集《浪子》(1976)、《二残游记》(1976、1977)。

为您推荐

刘还月

刘还月:(1958~) 台湾散文家。男。台湾新竹人。曾从事广告企画和报纸主编工作。1986 年起专事台湾民俗百科田野调查,现任协和艺术文化基金会总干事暨台原出版社总编辑。曾获《时报》文学奖、台湾教育部文艺奖。 1991 年以《..

刘捷

刘捷:(1911— ) 台湾文学评论家。笔名郭天留、张猛三。男。台湾屏东县人。日本贵族院速记学校毕业。曾任《台湾新民报》社会记者、文艺栏编辑。此期间接触了大量作家和作品,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为日后从事文学评论奠定了基..

刘静娟

刘静娟:(194O— ) 台湾散文家。笔名宁静圈。女。祖籍台湾彰化县。毕业于台湾高等商业学院。现任台湾《新生报》副刊编辑。1958 年 8 月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处女作。创作以散文为主,间或写小说。早期散文主要以新鲜的生..

刘克襄

刘慕沙

刘慕沙:(1935— ) 台湾小说家、翻译家。本名刘惠美。女。祖籍广东,生于台湾苗栗。省立新竹女高毕业。其夫为著名作家朱西宁。著有短篇小说集《春心》。主要从事日本小说的翻译,有《雪乡》、《仲夏之死》、《海涛》、《曾野..

刘琦

刘琦:(1932— ) 香港小说家。笔名嘉琦、牛琦、欧阳芃、鲁向等。原籍广东惠阳县。曾念过师范学校。在香港从事教育工作达 20 余年。现任职于香港南洋商业银行。50 年代开始从事业余写作。1954 年在香港《文汇报》发表第一..

刘非烈

刘非烈:(1922—1958)台湾剧作家、小说家。本名刘熹,字非烈。艺名刘星。笔名应喜郎。男。生于广东中山市。6 岁时随父赴香港,入学念书。 1937 年初中毕业后入英文学校就读。抗战开始后,参加香港海外青年救亡运动,经常演出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