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1919— ) 新加坡华人剧作家。曾用笔名艾蒙、白蒙、白丹、白尼等。男。祖籍福建,生于新加坡。1937 年开始从事木刻与漫画创作,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同年参加以吴天为首的新加坡业余话剧团,并参与组织巡回剧团,奔波于马来亚各地,先后演出街头剧数百场,对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甚力。这期间,以多种笔名在新加坡《星洲日报·晨垦》、《南洋商报·狮声》、《新国民日报·新园地》、《总汇新报·文会》和《南洋周刊》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如《渔村》、《失了家乡的孩子》、《导演先生》、《在人力车上》、《夜雨》等;还发表了若干杂文和评论。50 年代起倾力于戏剧活动。曾到宦侨女中等中学辅导毕业班学生排练戏剧如《归来去兮》等。1957 年起一直担任新加坡艺术剧场编导,现为该剧场顾问。先后导演过《女子公寓》、《雷雨》、《夜店》、《秋》、《春》、《寒夜曲》、《北京人》、《公众舆论》、《来自凤凰镇的人》、《梁上君子》、《油漆未干》、《少奶奶的扇子》等数十个剧目。1961 年初出任香港《南洋文艺》月刊编委会委员,并在该刊上发表独幕剧《开斋节前夕》、《建屋工地上》等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独幕剧集《陋巷里》(1959)、《建屋工地上》(1961),多幕剧《浮沉之间》(1961)、《七十二家房客》(改编)、《第二次奔》(集体创作,林晨执笔)等。他的作品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格调明朗,内容充实,有一定的思想意义。1982 年曾获新加坡文化部颁发的文化奖章戏剧奖。
为您推荐
廖汀:(1937— ) 台湾小说家。笔名潭潭。男。四川成都市人。高中毕业。在军中曾任通信官、电台台长、分队长等职。退役后历任编辑、《文坛》月刊主编。1959 年处女作发表于《野风》杂志,此后创作了大量长中短篇小说。曾获..
林柏燕:(1936— ) 台湾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男。台湾新竹人。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文学评论诗《文学探索》(1973)、《文学印象》(1978),短篇小说集《暗夜的水底寮》(1974),长篇小说《异乡之女》(1977),另编选《六十..
林苍郁:(1955— ) 台湾小说家。本名林沧淯。男。台湾台南县人。高中毕业。高中时开始创作诗歌、小说。毕业后放弃升学机会,游历各地,多栖身于寺庙中,边打工边进行写作和绘画。1974 年创办森林诗社,任社长;又创办《也许诗刊》..
林参天:(1904—1972)马来西亚华人小说家。曾用名林莽。男。生于浙江省。在中国接受教育。约于 1927 年间离开中国赴南洋,从事文化教育工作长达 37 年。曾任吉隆坡培才小学校长。1964 年退休。1972 年 11 月病逝于吉隆坡。..
梁羽生:(1926— ) 香港小说家。本名陈文统。笔名梁羽生、陈鲁、梁慧如、冯瑜宁、李夫人等。男。原籍广西蒙山。1949 年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公报》,任英文翻译,翌年改任副刊编辑。曾任该报《文艺》周刊和..
亮轩:(1942— ) 台湾散文家。本名马国光。男。辽宁金县人。1947年随家去台湾。就读于台北师范小学、附中、台北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后去美国留学,入纽约市立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广公司节目主持人、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