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

钟玲:(1945— ) 香港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又名钟燕玲。女。祖籍广东广州,生于四川重庆。1948 年全家去日本东京。1950 年至 1967 年在台湾学习,就读于高雄女子中学、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台湾大学外语研究所。1967 年赴美国留学,获威斯康星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及中文系副教授、中文部主任。1977 年赴香港与著名导演胡金铨结婚,在香港大学亚洲课程部任职。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高雄中山大学。1981 年应邀出席新加坡国际华文文艺营,1985年应邀参加西柏林“地平线”文艺节,1986 年应邀参加西德“现代中国文学之大同世界”会议。多次担任香港文学评奖活动的评审。钟玲文学活动深受外国文学影响。少年时代就开始大量阅读 18、19 世纪西洋文学,大学时代的写作受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及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以后受德国作家里尔克及赫西、法国作家布雷特以及日本之“能剧”及紫式部之《源氏物语》的启发。钟玲的短篇小说主要表现生存、死亡和爱情之间的纠葛。近年来,钟玲主要从事微型小说写作,认为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小小说可以起到长篇作品所起不到的作用;同时,因为篇幅短小,可以逼迫作家屏除个人主观感慨,使作品更贴近现实。钟玲的诗“受中国传统诗词之影响至钜,并时时向《红楼梦》、张爱玲作品吸取经验及技巧”,表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钟玲还擅长文学批评,《余光中的<火浴>》发表后在台湾文坛引起很大反响。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轮回》(1983)、《钟玲极短篇》(1987),诗歌集《芳芳的海》(1987),散文集《山客集》(与胡金铨合集,1979),诗歌散文集《群山呼唤我》(1981),诗歌、散文和小说合集《美丽的错误》(1983),文学评论集《赤足在草地上》(1970)、《文学评论集》(1984)、《现代中国缪司:台湾女诗人作品析论》(1989)。另外,她还将李清照等中国女诗人的作品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发行。1981 年《船长夫人》获台湾《联合报》极短篇推荐奖。

为您推荐

钟丽慧

钟丽慧:(1953— ) 台湾散文家。笔名晓钟、陈泰。女。原籍台湾云林县。毕业于东海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华日报》、《民生报》记者。目前专事写作。1982 年获台湾著作权人协会颁推动著作权有功奖。著有游记《最昂贵的爱情..

之华

之华:(1941— ) 台湾诗人。原名萧玉井。男。广东人。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东南大学研究员。曾任美国学会组长、台湾行政院青辅会专员、《疾风》杂志社社长。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颂歌》(1967)、《少女春泉》(1969),评论..

忠扬

忠扬:(1938— ) 香港文艺批评家。本名陈鸿举。笔名忠扬、陈熙、吕珊。男。生于新加坡,现旅居香港。中学毕业后修习函授学院中文系课程。 50  年代后期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为出版社编辑文艺丛书,主持报刊的编务工作,主办文艺..

钟理和

钟雷

钟雷:(1920— ) 台湾小说家、诗人。原名翟君石,别号钟雷,亦即笔名。男。原籍河南孟县,生于河南洛阳。自幼随父流寓各地,3 岁进入家馆启蒙,奠定了一些国学基础。中学时,曾广泛涉及经史子集、稗官说部、诗词曲赋,甚至金石书画,开始..

郑子瑜

郑子瑜:(1916— ) 新加坡华人散文家、学者。男。祖籍福建龙溪。早年家贫,在艰苦条件下完成学业。30 年代开始在上海、西安等地报刊发表散文和杂文,并担任《涟漪》、《九流》等刊物主编。1938 年离开中国赴南洋,历任新加坡师..

芝青

芝青:(1909— ) 新加坡华人作家。女。原名葛青凡。曾用笔名李莎、陆茗、葛静等,主要笔名芝青。祖籍浙江杭州。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负笈日本。抗战开始后回国,服务于香港新闻界,并任杂志编辑。1939年底南下新加坡。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