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茵

张雪茵:(1909— ) 台湾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字双玉,笔名雪茵。女。原籍湖南长沙市。早年于福湘女子中学读书,湖南大学毕业。历任湖南湘潭县教育局文书主任、湖南省民政厅秘书、河口督办公署秘书、湖南湘阴县立女师教务主任、湖南《湘报》及《霹雳报》主编。去台后,先后任公路国民党党部干事、台湾省公路局秘书兼组长、《大道文艺》主编、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研究委员兼任公路工会理事、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常务理事及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常务理事。其祖父张文达为清吏部尚书。雪茵 7 岁入私塾,读经书,12 岁即能诗文,有三湘才女之称。任职公路局时,曾创设公路妇光工艺社及妇光文艺图书馆。其 50 年代创作的小说带有“战斗文艺”的色彩;60 年代后的作品渗透了浓郁的乡愁,爱情主题也占了很大比重。著有小说集《爱与恨》(1955)、《十八号党章》(1956)、《风雨蔚霞村》(1959)、《江南风雨夜》(1970)、《一串梦珠》(1971)、《落叶季节》(1975)、《春思在天涯》(1975)、《海滨拾梦》(1977)、《飘忽的云影》(1978),散文集《拾回的梦》(1955)、《雪茵散文集》(1961)、《亲情似海》(1963)、《双玉集》(1965)、《雪之梦》(1968)、《双玉吟草》(1977)、《绿荫庭院》(1978)、《雪夜窗前寄所思》(1980),诗集《梦痕歌集》、《清溪吟》及评论集《散文写作与欣赏》(1977),并编有《南山集》、《金门·马祖·澎湖》、《台湾二十年妇女》等。其作品多抒发一己的情感,小说故事性较强,散文富贵妇式的庸倦闲愁的情调,“文笔优美婉约,简洁流畅”(周锦语)。

为您推荐

张秀亚

张秀亚:(1919— ) 台湾散文家。笔名陈蓝、亚蓝、心井。女。祖籍河南,生于河北邯郸市。早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西语系。少年时代在姐姐的指导下开始习读古典诗文和外国文学作品。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出版小说散文合集..

张晓风

张晓风:(1941— ) 台湾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笔名桑科、晓风。女。祖籍江苏铜山,生于浙江金华。就读于台北中山小学,后考入台北第一女子中学,于私立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东吴大学助教、讲师,阳明医学院副教授等职。..

张小凤

张小凤:(1955— ) 台湾小说家。女。原籍江苏东海,生于台湾台南。辅仁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毕业。现在台湾供职于英国洋行。自幼喜爱文学, 16  岁发表处女作《迷惑》,曾获《幼狮文艺》小说大竞写奖。作品有《一线天》、《快乐..

张兴魁

张行知

张行知:(1932— ) 台湾作家。现任国民党军队散文队队员、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会员、青溪文艺协会桃园分会会员。其中篇小说《洪流》获台湾第一届军队文艺金像奖佳作,并由台湾商务印书馆编入《人人文库》出版。中篇小说《挽歌..

张效愚

张效愚:(1926— ) 台湾诗人。字心富。笔名蜀弓、禹心。男。生于四川重庆。家境清贫,童年在战火中度过。高中尚未毕业即应征入伍,1970年以上尉退役,经特考及格,转业竹山农田水利会任职。1953 年就读于李辰冬主办的中华文艺函..

张星建

张星建:(1905—1949)。台湾作家。笔名扫云。男。台湾台中人。肄业于日据时期的台湾总督府立台南商业专门学校(今成功大学前身)。1928 年 3 月出任中央俱乐部中央书局营业部主任,并开始新文学生涯。1932 年 4 月《南音》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