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
张晓风:(1941— ) 台湾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笔名桑科、晓风。女。祖籍江苏铜山,生于浙江金华。就读于台北中山小学,后考入台北第一女子中学,于私立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东吴大学助教、讲师,阳明医学院副教授等职。1964 年与林治平结婚。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其信仰明显地表现在早期的作品中,内容多为纯洁美丽的爱情故事,文笔幽美、清新。但在《哭墙》(短篇小说集,1968)、《愁乡石》(散文集,1971)之后,其作品一改安平祥和而为惊涛骇浪,从一尘不染直逼尘世核心。题材转为描写复杂的婚姻关系和难以排遣的乡愁,笔调也相应变得深沉而简洁。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1966)是其第一本作品,共收录 18 篇散文,通篇表现对生命和生活的热情赞颂。作者在自序中说:“ 我挣扎着,要把这一代年青人的思想表现出来。让人知道,中华民族的每一代都有血,都有泪,都有纯洁的心迹和不朽的希望。”次年该作由青年写作协会推荐,获中山基金会所颁散文奖,为历年得该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此书书名已成为台湾社会中“婚礼”的同义词。1976 年获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奖,1980 年以《步下红毯之后》获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主要作品还有散文集《给你,莹莹》(1968)、《安全感》(1973)、《黑纱》(1975)、《晓风散文集》(收《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黑纱》等 3 集及散作,1976)、《桑科有话要说》(1976)、《非非集》、《诗诗与晴晴》(1977)、《动物园中的祈祷室》(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花之笔记》(并收摄影,1980)、《再生缘》(1982)、《我在》(1984),短篇小说集《晓风小说集》(收《哭墙》集及散作,1976),戏剧集《画爱》(1971)、《第五墙》(1972)、《武陵人》(1972)、《自烹》(1973)、《和氏璧》(1974)、《第三害》(1975)、《严子与妻》(1976)、《晓风戏剧集》(收上述各戏剧集及散作)、《位子》(1977);另有综合集《晓风自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