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漱菡

张漱菡:(1930— ) 台湾小说家、散文家。女。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北平。肄业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为清朝著名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之后,其父张石卿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母马氏也是日本留学生。30 年冬出生后,先住在北京,后随父宦游日本及英伦,抗战时返国。1949 年随寡母去台湾。因水上不服,染患疟疾等病,终年不愈,无法完成学业,病榻上遂转以写作自娱,不想一炮打响,处女作《意难忘》获青年写作协会举办读者投票最受欢迎小说首名。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走上作家之路。著有长篇小说《意难忘》(1952)、《江山万里心》(1959)、《七孔笛》(1964)、《云桥》(I965)、《愤怒的鉴湖》(1965)、《紫色的雾》(1966)、《春山愁》
(1967)、《飞梦天涯》(1968)、《翡翠田园》(1968)、《归雁》(1970)、《长虹》(1974)、《多色的雾》(1974)、《碧云秋梦》(1975)、《云桥飞絮》(198o)、《樱城旧事》(1983)、《跳跃的阳光》,短篇小说集《桥影萧声》(1953)、《绿堡之秘》(1953)、《翠鸟热梦》(1953)、《海燕集》(1955)、《花开时节》(1955)、《侏儒的故事》(1955)、《喘息的小巷》(1959)、《疑云》(1962)、《绿窗小札》(1964)、《小楼春雨》(1969)、《心魔》(1970)、《相思山下》(1976)、《翡翠龙》(1977)、《师恩》(1977)、《漱菡小说集》、《漱菡自选集》(198O),散文集《风城画》(1953)、《春晨颂》(1959)、《漱菡小品》等。台湾有评论家认为,张漱菡的作品属于通俗的言情小说,但其中有不少作品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本源于现实生活。

为您推荐

张庄堂

张庄堂:(?— ) 台湾小说家。笔名唐得庆。男。台湾台南人。1935年与赵启明、庄松林、董佑峰等人共同组织台南市艺术俱乐部。学生时代开始创作。30 年代中期于《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小说。作品多取..

张裘丽

张裘丽:(1922—          )     台湾小说家、散文家。本名张锺娴。女。原籍 浙江省。著有小说、散文合集《春风野草》(1958),长篇小说《紫藤花下》 (1959),短篇小说集《爱的召唤》(1963),散文集《我在尼罗河上游..

张诗剑

张诗剑:(1938— ) 香港诗人。原名张思鉴。笔名有剑鸣、东乔、张皓等。男。福建长乐人。年幼丧父。少年时在家乡的岱边初小、首占中学就读。1954 年后在长乐一中修完初、高中学业。1965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在省文化..

张时

张深切

张深切:(1904—1965) 台湾作家。字南翔。笔名者也、楚女等。男。台湾南投人。小学时因不满殖民教育顶撞教师,被开除出校。1917 至 1923 年先后就读于日本传通院砾川小学、丰山中学、深川府立化学工业学校、青山学院。由于..

张家麟

张家麟:(1956— ) 台湾诗人、散文家。男。河北武清人。生于台湾高雄左营。1980 年毕业于海军官校,现任职于海军。在校时开始创作。1977、1979 年分获大专院校新诗创作奖第一、第二名,多次获军中文艺奖。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

张良典

张良典:(1919— ) 台湾诗人。笔名丘英二。男。台湾台南人。台北医专毕业,行医为业。早在台南二中读高中时就开始以诗歌为主的文学创作,常向《台南新报》等报刊投寄诗稿。1935 年秋与杨炽昌、李张瑞、林修二等人共创风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