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塑造运动 : 为了加深和提高组织在公众中的印象和评价,在一定时间内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声势的行为,包括广告运动、社会公益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共关系活动,它是常用的公共关系工作方法之一。形象塑造运动在发起之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在进行过程中应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迅速的调整;运动之后应有宣传效果分析。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形象塑造运动 : 为了加深和提高组织在公众中的印象和评价,在一定时间内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声势的行为,包括广告运动、社会公益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共关系活动,它是常用的公共关系工作方法之一。形象塑造运动在发起之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在进行过程中应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迅速的调整;运动之后应有宣传效果分析。
出版时间:1985-10 形象思维 : 又称“艺术思维”。顾名思义,是与形象紧密相关的一种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形象思维..
《儿童小说的构思和人物的形象》:任大霖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5月版。2万字。认为儿童小说的构思,除了要遵循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作品有明快的调子、完整而严谨的结构、巧妙而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
《中外文学人物形象辞典》:朱林宝等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版。172.8万字。分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两部分,共收文学人物形象4400个。中国文学部分选收自古代神话传说到1949年前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按文学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