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

    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 : 新闻特写是用描绘的手法,再现新闻人物、事件或场景的精彩片断,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它是与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并列的广义的新闻的一种体裁。与新闻相比,它更为详细、生动;与通讯相比,它只取精彩片断,而且更富于形象性;在形象性方面,它可与报告文学媲美,但报告文学的内容要更全面、深刻。
要写好新闻特写,首先要善于选择和截取精彩的片断。这种片断,一要有意义,是能够反映人物特点、时代精神以至会载入史册的镜头,如彭子冈1945年写的《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刘白羽1949年写的《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徐士杰和李永长1981年写的《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有些生活中的小镜头,也能发人深省,也有典型意义,因此同样可以写成新闻特写,如新华社记者1957年集体采写的《当你们熟睡的时候》,就是由一系列夜间辛勤劳动的人们的特写镜头汇集而成的。其次,这种片断本身必须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戏剧性,否则便不适合采用新闻特写来报道。
选定了要写的片断,就要调动除虚构之外的各种文学手段,把它描绘得有形、有声、有色、有立体感,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或慢镜头一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描写是新闻特写的主要表达方式,可使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可进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为了使描写逼真,还可以使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段。如彭子冈写的《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不仅描绘了毛泽东的穿着,而且还写道:“‘很感谢’,他几乎是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当记者与他握手时,他仍在重复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些细节描写透露出毛泽东与陕北群众的关系、他的嗜好和他来渝参加国共和谈的庄重态度,既有意义又有趣味。可见新闻特写作者观察、捕捉能力之强,没有这种修养,笔下是不可能绘声绘色的。
写新闻特写,还不要忘记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准确、清楚。不能为了追求生动、形象而添枝加叶,违背客观事实;不能因为截取片断而忘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新闻要素,否则人们看完全文还弄不清究竟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就失掉了新闻为读者提供事实和信息的本职功能。

为您推荐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 介绍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入门书。威·L·古尔灵(Wilfred L. Guerin)、厄·雷伯尔(Earle Labor)等4人合著。他们都是长期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的美国的大学教授。本书初版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为什么而写作

出版时间:1993-09 为什么而写作 : 法国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著。它是萨特美学代表作《什么是文学》一书中的第二章,也是全书的重点部分,全书共4章。《为什么而写作》发表..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出版时间:1993-09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 法国梅耶(Antoine Meillet,1866~1932)著。作者是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1924年应挪威比较文化研究所之邀赴奥斯陆做语言学专题演讲,后将讲稿整理成此书。全书共10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

《萧乾西欧战场特写选》

《萧乾西欧战场特写选》:萧乾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6月版。8万字。收作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大公报》驻英国记者和西欧战地记者时所写特写和通讯8篇。其中伦敦通讯有《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矛盾交响曲..

《赵淮青通讯特写选》

《赵淮青通讯特写选》:赵淮青着。新华出版社1988年7月版。9.5万字。辑录作者的通讯特写21篇。有《边城雨濛濛》、《下关的风》、《中南海畔海棠红——记周总理》、《陶铸的风格》、《春城留住海鸥》、《时代歌者的墓碑..

《萧乾散文特写选》

《萧乾散文特写选》:萧乾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30万字。选收1934至1956年间的散文特写共39篇。书前有《未带地图的旅人》作为“代序”。《草原即景》、《万里赶羊》等写于50年代的13篇作品,热情地讴歌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