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粉碎敌人的心理战

    志愿军粉碎敌人的心理战 : 在美军事机器中,对我军进行“心理战”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进行“心理战”的主要目的,是企图影响我军的思想情绪和行动,削弱我军的抵抗力和战斗意志。
为进行“心理战”,美军迅速扩大其“心理战”机构,美国国防部设“心理作战总部”,集团军、军和师都分别设有“心理作战”处、科、组。仅美军远东陆军总部“心理作战处”的工作人员就有600人。投撒宣传品和用扩音器广播,是敌人经常采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在宣传内容上,敌人也很讲究策略和技巧,体现出灵活、及时、具体、多样的特点。它的宣传品如传单、漫画、棋盘、日历、“安全路条”、信纸、卷烟纸条、塑料防雨袋等,数量极大,分别用飞机和炮弹投撒在我方区域。它把扩音器安装在坦克上或安装在距我方2000码以内的工事里,在阵地前沿向我广播。扩音器也经常安装在飞机上,夜间飞行我上空播音,对我国各项政策,极力歪曲和诬蔑,对我军的内部关系,从多方面挑拨离间,企业动摇我们的军心。敌人对宣传品的形式和用词也十分注意,常常是文字少,图画多,色彩鲜明,引人注目。他们还时常利用端午节、“五一”、“八一”等节日向我印发大量传单,开展所谓“节日攻势”。由于美军的宣传内容都是骗人的假话,加上我军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在我广大指战员面前,作用不大。这并不是说敌人的“心理战”完全无用。由于我军内部的政治成分比较复杂,在敌人施用了几十亿份传单、几万次扩音广播的进攻之下,也发现有个别人收藏敌人的“安全路条”。这说明敌人的“心理战”,对我军的某些意志薄弱分子起了一些腐蚀作用。
这样,粉碎“心理战”的斗争,已经成为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的干部认为,我们部队的政治素质是好的,敌人的宣传完全是造谣诬蔑,不会起什么作用,可以置之不理;认为“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有的人则在“心理战”的进攻之下,由于缺乏经验,一时非常紧张,不敢在部队中进行正面的教育揭发工作,害怕部队受到影响,这都是不对的。粉碎敌人“心理战”的有效措施,就是系统地揭破敌人的欺骗宣传,积极发动群众,使他们普遍而深刻地认识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结合认识美军侵略本质的基本教育,结合反“心理战”斗争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系统的、有中心的、有准备的揭发工作,大胆地、有领导地发动群众提出问题,启发战士敢于暴露思想,开展群众性的讨论辩论活动,并组织干部、党团员深入群众,领导大家找凭据,评是非,算细帐,弄清真理。为了争取工作的主动,需要事先搜集敌人的反动、残暴和伪善的事实材料,对照敌人的欺骗宣传,抓住中心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有的部队曾用敌人的所谓“优待俘虏”的宣传,用我们的胜利事实,揭发敌人伪造的战报;用敌人残害中朝人民的罪恶行为,揭发敌人对飞机大炮威力的夸耀。经过证据真实、结论透切的揭发和讨论,广大战士反映“眼睛亮了”,“脑子更清楚了”。士兵提高了觉悟之后,对敌人的反动传单,主动提出“不拾、不看、不听、不用”的口号,形成了一个反“心理战”斗争不成文的公约,有力回击了敌人心理战的气焰。

为您推荐

《志愿军英雄故事》

《志愿军英雄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4年1月版。13万字。收故事14篇:《永生的炮手》、《彝族之花》、《火线上的鹰》、《炸坦克》、《最后一滴救急水》、《战地兵工厂厂长》、《这只是开始..

《志愿军英雄传三集》

《志愿军英雄传三集》:《志愿军英雄传》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34.1万字。“解放军文艺丛书”之一。收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传20篇。除介绍全国人民妇孺皆知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外,还有在上甘岭战斗中..

《志愿军英雄传二集》

《志愿军英雄传二集》:《志愿军英雄传》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7月版。30.6万字。“解放军文艺丛书”之一。收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传20篇。撰写罗盛教、杨连第、员宝山、王海、黄丑和、高成山、刘四、姚显儒..

《志愿军一日》

《志愿军战俘纪事》

《志愿军战俘纪事》:大鹰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1992年3月版。17.5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描述朝鲜战争中被美军俘获的志愿军战俘在集中营中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英雄事迹。作者以炽热的情感,讴歌志愿军战士在战..

志愿军战歌始末(新闻)

志愿军战歌始末:1950年10月,当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北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赴朝参战。中国大批记者立即奔赴前线随军采访。新华社记者陈伯坚首先随军跨过鸭绿江,冒着硝烟采访首批参战部队。在炮兵..

《志愿军英雄传》

《志愿军英雄传》:《志愿军英雄传》编辑委员会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5月版。95万字。3册。记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模范事迹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专集。由许多亲自经历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员、战斗员和文艺作者,包括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