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有害生物防制

    档案有害生物防制 : 危害档案的生物主要有昆虫、微生物和啮齿动物三类,对它们的预防和控制是档案保护的重要内容。
  危害档案和其他文献的昆虫约有30多种,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 国部分地区档 案中捕捉到的就有十几种,种类虽少但危害甚大。据1960年调查,在53个单位中虫蛀案卷达13.7万多卷;1964年对 196个单位调查,其中82个单位档案虫蛀者占档案总数的41.8%。危害档案最严重的害虫有档案窃蠹、烟草甲,最普遍的为毛衣鱼。
  档案窃蠹  ( Pic) 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分布较广,主要危害档案、图书以及胶合板和硬纸板。据1964年对广东省五华县公安局的调查,在 30个案卷中有档案窃蠹 1800头。受害物体表面分布芝麻大的虫孔,内部虫道密布,充满纸屑和粪便。成虫为椭圆形,9节,头部球形,长2.15~2.2毫米,栗褐色。生活习性:在广州地区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虫道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化蛹,蛹期约半个月,4月上、中旬出现成虫,以上午8、9时羽化最多;成虫少飞翔,以爬行为主,有趋暗性;羽化后2~3天交配,再3~5天产卵;卵散产,20粒左右,多于物体的裂缝和档案文献的装订处;卵期10~20天,孵化的幼虫钻入寄主缝隙中为害。虫道条状,长约10~15毫米,宽约2毫米。
        


  烟草甲 ()分布广,食性杂。中国西南、中南地区以及华东部分地区的档案、文献常受其害。成虫体长2.0~3.0毫米、体呈宽椭圆形,背面显著隆起,全体棕黄色至赤褐色,有光泽,密生白色茸毛。生活习性:一般一年3~6代,寒冷地区一年仅1、2代,炎热地区一年可达7、8代,每代生活时日在温度30~35℃时约33日,25℃时约50日;以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如无食物则食其卵壳,或绝食2~10日(随温湿度而异) 仍能生长;初化幼虫,喜黑暗,常蛀于装订处;幼虫老熟后以分泌物缀食物残屑在装订处或案卷的褶缝中作一透明白色坚韧白茧,2~4日化蛹;羽化后在茧中静止数日以待性成熟再活动交配;卵单产于寄主碎屑或缝隙、凹陷、皱褶内;成虫仅饮液体,不食固体食物,有假死性,善飞、喜黑暗,白天或光线强烈时潜伏在缝隙等黑暗场所不活动,在阴暗光线中、阴天、黄昏、夜间或高温潮湿时,四出飞翔,活动最盛。
  毛衣鱼 ()分布中国各地,主要出现于有淀粉的场所,能危害档案、图书、资料及衣物。雄虫体长9~13毫米,无翅,身体背面被有灰黑色鳞片,腹面被白色鳞片;雌虫大于雄虫,产卵管伸向腹部末端之外。生活习性:一年发生数代,在温暖地区发育很快;卵散产或成块地产在物品上;成虫、幼虫均喜黑暗,隐藏在各种物体的缝隙里,性活泼,夜出活动;遇光惊逃。
        


  档案害虫的生态环境由许多因子组成,关系最大的是气象因子的温度与湿度以及人为因子。如烟草甲,温度低于20℃时成虫停止产卵,幼虫在温度32.5℃相对湿度70%的情况下,发育最快,死亡率最低;温度降至17.5℃或上升到40℃时,即使湿度适宜,幼虫也不能完全发育;在30℃时,即使相对湿度低于50%,幼虫死亡率仍甚低;温度32℃,相对湿度45~60%时,卵孵化率为70%,相对湿度上升至75~90%,则卵孵化率增至90%以上。改善档案保护条件、搞好卫生防疫、防止档案受害虫感染、控制温湿度,是恶化昆虫生态环境、预防档案害虫发生的重要方面。
  除灭档案害虫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主要采用熏蒸杀虫剂,运用较广且对档案纸张字迹无明显影响的熏蒸剂有环氧乙烷、溴甲烷、硫酰氟等。使用熏蒸剂应有适宜的密封环境,选择良好的时机,施放适当的用量,才能取得好的杀虫效果。熏蒸剂的毒性大,使用时必须采取周密的防范措施 。物理方法 有高温杀虫、低温杀虫、微波杀虫和放射线辐照杀虫等。这些方法在使用中必须避免对档案有害的温度和剂量。
  危害档案的微生物主要是以档案制成材料为营养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其中危害最大、最普遍的是霉菌。档案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属()、青霉属()、木霉属()、毛霉属()、根霉属()等。微生物在库房中生长繁殖主要依靠库房空气中的高湿度,档案中过高的水分以及档案本身的植物纤维、淀粉、胶粘剂等各种有机物。破坏微生物在档案库房内生长繁殖的生态条件是预防的主要内容,注意入库前的消毒和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工作,是防护档案微生物的重要环节。
  危害档案的啮齿动物主要是鼠类,有褐家鼠()、黄胸鼠()、黑家鼠()和小家鼠()等。鼠的特性:食性杂,善于掘洞、咬啮、跳跃、攀登。档案库房防鼠措施:堵塞孔洞缝隙,严禁食物入库,控制水源,搞好卫生、保持整洁,设防鼠设备,加强库房管理措施,创造使鼠类不能生长和繁殖的条件 。档案库灭鼠有机械法 、毒饵法、熏蒸法和生物学生态学灭鼠法。使用灭鼠药要注意安全。

为您推荐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 说明文。作者梅涛。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把那些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这篇文章就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分析了它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后果以..

“生物工程之父”路易·巴斯德

“生物工程之父”路易·巴斯德 : 传记。作者李安瑜、杨泰俊。选自《新学科之父》。本文介绍了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巴斯德的事迹,概述了他在科学事业上的奋斗历程和主要成就,尤其写出了科学家身上那种不同寻..

《探索生命奥秘的人——生物学家童第周》

《探索生命奥秘的人——生物学家童第周》:周文斌等着。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6万字。主要介绍中国着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他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为揭开生命的奥秘——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不断地探索和实验,终于产..

《中国现代生物学家传》

《微生物猎人传》

《微生物猎人传》:[美]P.D.克鲁伊夫着。余年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4月版。24.9万字。是美国微生物学家P.D.克鲁伊夫的名着之一。介绍从近代微生物学的先驱列文虎克、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细菌学奠基人之一科赫,发..

《世界着名生物学家传记》

《世界着名生物学家传记》:[德]W.普勒塞等主编。燕宏远等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4月版。28.2万字。介绍57位世界着名生物学家的生平和特殊贡献。他们有的是生物学的奠基人,有的在生物学上有重大发现,有的在生物学理论方面提..

《外国着名生物学家传》

《外国着名生物学家传》:赵功民着。北京出版社1987年12月版。22.7万字。从公元前3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写起,依历史顺序介绍盖伦、哈维、林奈、布丰、拉马克、居维叶、圣提雷尔、施莱登、施旺、达尔文、孟德尔、巴斯德、华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