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目录

    档案目录 : 档案馆(室)编制的,由众多著录条目组成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的,揭示、报道与查找档案的工具。是档案检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目录按其加工文献和处理信息的手段可分为手检目录和机检目录两大类。手检目录是由人工制作,可直接查找档案的检索工具,常见的有卡片式和书本式两种形式。卡片式目录是把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记录在卡片上,按一定规则组合排列而成,是一种离散式目录载体;书本式目录是将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著录成条目,按一定规则组合排列并书写或复印在空白书页上,装订成册,是一种聚合式目录载体。机检目录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等机械设备存储目录信息和查找档案的检索工具,一般有机读和缩微两种形式。机读目录是把记录文件或案卷特征的文字、图形、数字和符号转换成机器可以识别的代码输入计算机,以特定的格式存储于计算机磁带、磁鼓或磁盘上,检索时经过特定的程序转换成文字并编制成各种目录,显示在屏幕上,或直接打印成各种目录;缩微目录是将手检目录拍摄在缩微胶片上,检索时借助阅读器将其放大,显示在屏幕上。
  在中国的档案馆(室)中,目前仍以手检目录为主,其中常用的有案卷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主题目录、全宗文件目录、人名目录等。
  案卷目录  即著录案卷内容和成分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的一览表,也称案卷名册。其主要作用:①固定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系和案卷排列顺序;②登记和统计档案的基本形式;③查找档案最基本的检索工具,并为编制其他检索工具提供数据单元。
  案卷目录必须按全宗编制,一个全宗编一本或几本。其类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以全宗为单位编制的综合目录,另一种是以全宗内各种门类的档案编分册目录。分册目录一般以全宗内的类别为单位,或按保管期限、年度、阶段、机密程度为单位分别编制。目录类型的选择和设置的数量,应考虑便于档案的检索和管理。案卷目录的封面和格式如图1、图2。


  分类目录  打破全宗及其原有整理系统,按照档案内容性质,采用等级体系的分类法组织而成。通常依据统一制定的检索分类大纲进行分类排列,如《中国档案分类法》、《苏联国家档案馆分类卡片目录中文件情报统一分类方案》等。这种目录在揭示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方面,具有分类系统、问题集中的特点,是沟通利用者与存储系统的基本媒介,是档案馆(室)起主导作用的检索工具。编制方法:以文件级或案卷级为单位著录成卡片条目,再按类别及分类号的顺序分别集中和排列,形成大类、类、项、目、细目的层次分明的线性系统。其格式一般以《档案著录规则》的规定为准。
  专题目录  超越年度、全宗的界限,按照一定题目,将涉及同一专题的档案著录成卡片条目,集中组合而成。其针对性强,便于迅速查找专门需求的档案材料。
  编制程序大致为:选题,选材、制卡,按问题、部门、时间、地域或其他特征设置类别体系,各类和类内再依照一定顺序系统排列。
  卡片格式可采用分类卡片格式,亦可自行设计本馆(室)适用的格式。通常有如下两种:①单一卡,即一个案卷或一份文件填一卡,格式如图3;②组合卡,即若干内容相近的案卷或文件组合填一卡,格式如图4。


  主题目录  以若干能表达案卷或文件中心内容的主题词作为检索标识,将档案著录成卡片条目,按主题词的字顺排列组织而成。主题词是经过优选和规范化处理,能表达各种概念的词或词组。在中国,制定有统一的《中国档案主题词表》,可供制作目录时选用。这种目录具有专指性、集中性、直观性、灵活性的优点,便于特性检索,可以弥补因受分类体系、归类标准等因素限制而造成的不便,其缺点是缺乏逻辑体系,系统性差;又由于每一条目往往标引若干个主题词,手检的主题卡片须为每一主题词各制一卡,将同一形式的若干张卡片分别按不同主题词排列,因而造成卡片数量庞大,不便于编制和管理。
  全宗文件目录  以逻辑体系分类的形式,将一个全宗内各种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著录成卡片条目,按内容反映的主题分类排列组织而成。它突破按年度和组织机构等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系,便于从专业和专题的角度查找档案,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其著录格式、填制方法和排列顺序大致与分类卡片目录相同,如将其条目编上顺序号,印制成簿册即为全宗文件目录。
  人名目录  将档案中涉及到的人名情况著录成卡片条目,集中排列而成。它向利用者提供姓名及其有关信息的线索。有两种:简单的只著录人名(包括别名、曾用名)和材料出处的档号;详细的包括人物生平简况、档案内容提要和材料出处的档号、备考等。条目排列顺序,中国人名一般按姓氏笔划或汉语拼音字母等顺序,外国人名一般按姓的外文字母顺序,并在不同笔划或字母的人名卡片间放上突出的指引卡片。

为您推荐

《音像档案管理概论》

《音像档案管理概论》 : 刘国强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全书分为9章,分别论述了音像档案的基本知识以及音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维护、鉴定等问题并附录有关音像的技术资料等..

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 对广播电视音像录制品按规定登录的数据,用计算机数据库的方式输入后,根据用户要求,形成索引文件,用程序提供索引的方法。 在一定时期内有价值的广播电视音像录制品..

音像档案的工作标准化

音像档案的工作标准化 : 标准化是泛指从制定标准到贯彻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实现音像档案工作标准化具有深远意义。标准化是实现音像档案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手..

音像档案的管理现代化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 :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是指档案组织、档案装具、档案排架和建立库(馆)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档案组织是指根据音像档案的不同载体设立专门档案库。如,唱片、唱片模版库、电..

音像档案的维护管理

音像档案的维护管理 : 音像档案的维护是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使音像档案的内容和载体的物理性能得到保护。音像档案维护的基本任务是:防治档案的损坏,延长档案的寿命和维护档案的安全。 ..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 :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包括保管期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销毁档案的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音像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保管是指一部分音像档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