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 中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武汉市。建于1904年8月, 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当时集中了武昌各书院的藏书4万多册,又从上海、日本购买了各种新书,利用武昌兰陵街博文书院改建而成。1926年北阀军进驻武汉,在馆内附设革命文化图书馆,向群众开放。1927年大革命失败, 革命文化图书馆所藏资料尽毁。1936年在武昌阅马场蛇山南麓建成新馆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图书馆西迁恩施。1945年迁回武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名湖北省立人民图书馆。1951年属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更名为中南图书馆。1954年属湖北省文化局领导,定名湖北省图书馆。
  截至 1990年底,馆藏总计达346万册。其中1949年10月以后出版的中文图书170万册,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前的图书近10万册,线装古籍43万多册(其中善本书2814种、29897册),外文(包括英、俄、德、法、日文等)图书27万多册,中文期刊16576种,外文期刊3 999种,报纸727种。
  该馆重视征集历史文献。1951年收购了方志学家张国淦所藏中国地方志1698部、18696 册,1956年接受北京"楚学精庐"和石荣晖私人捐赠的湖北地方文献 668种、8149册,使馆藏地方志增至3256种、5.8万册。1959年接受了湖北藏书家徐行可捐献给国家的线装古籍10万册,其中善本、稿本、批校本近万册。经过30多年不断积累,馆藏古籍中的地方志、清人文集以及清代学者研究经史百家之学的图书资料,成为该馆馆藏特色。
  馆舍面积有27350 平方米。设中文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中文社科期刊阅览室、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中文报纸阅览室、历史文献阅览室、地方志阅览室、善本阅览室、青年自学阅览室、缩微阅览室、视听室等,共有读者座位2000个,另有一个有500个座位的演讲厅。


  该馆除开展日常的文献阅览和外借服务外,还对地、市、县图书馆开展邮寄借书服务,与武汉地区科研系统、高校系统图书馆以及外省、市图书馆进行馆际互借等工作。业务部门有采编部、阅览部、期刊部、科研服务部、特藏部、辅导部、技术部、图书馆学研究室等。全馆工作人员172人,其中副研究馆员8人。
  除承担对全省地、市、县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辅导工作外,1986年6月 参加了湖北省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 编有 《1949~1979馆藏中文社会科学图书目录》、《武汉地区辛亥革命史料联合目录》、《辛亥革命首义史料辑录》(以上均1980年)及《湖北省图书馆建馆八十周年》大型纪念册(1984)。1989年与湖北省图书馆学会联合编辑《图书情报论坛》。

为您推荐

湖北省图书馆➀

湖北省图书馆:我国最早的省立公共图书馆之一。1904年创立,利用博文书院改建而成。1954年起称现名。藏书287万余册。有线装书50万册,其中善本2700部、3.9万余册。海内孤本有明刊《芝园秘录初编》,名家批校本有清纪昀手批《..

《湖北省建制沿革》

《湖北省建制沿革》:潘新藻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79万字。区域性的历史地理专着。它对历史上湖北这一区域的建制沿革及地理沿革进行了综合性的定向定点研究。全书共16篇,起于禹贡,止于清末。各篇体例首先是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北省》:梁希杰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5月版。86.9万字。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领导编纂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标准化地名词典的一个分卷。共收1949年10月1日以来湖北省各类地..

《中国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志·体育》

《湖北省志·体育》: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22.2万字。分晚清时期的湖北体育(1840-1911)、民国时期的湖北体育(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湖北体育(1949-1985)3部分,全面而系统地..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 中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武汉市。建于1904年8月, 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当时集中了武昌各书院的藏书4万多册,又从上海、日本购买了各种新书,利用武昌兰陵街博文书院改建而成。192..

湖北省档案馆

湖北省档案馆 : 中国省级综合性档案馆。1959年 6月成立。其前身是1954年设置的中南区临时档案保管处,后曾改名国家档案局武汉管理处、湖北省档案馆筹备处。馆址在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洪山路。   馆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