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 : 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指薄小的木片,古人常用它作为书信的载体。札用作公务文书,最早见于《南史》,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即用黄纸札代替檄版,作为国家授予官位的凭证。唐、宋皇帝有时用书信形式发布命令、指示,称为御札。宋代大臣上殿奏事时使用的奏疏称为劄子,宰相向属下行文也用劄子。 御札、劄子都是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劄、札二字音同义近,大臣用劄字是为了避免与皇帝用的札字相同。元、明、清各代沿袭宋代的劄字,改称劄付,是中央六部和其他高级官府使用的下行文种,但与札不同。明、清两代常把私人书信称为书札,清代官员之间商洽公务除使用公文之外也时常使用书信,平级之间、上级对属下写信大都称为书札。清初上级同属下商谈公务的书札,性质仍是私信,谈妥之后,上级仍须用下行的牌正式行文。用书札同属下商谈公务,较之公文更容易推动工作,所以书札的使用日益普遍。到乾隆中叶,为了简化手续,发出书札之后不再另行牌文,书札遂成为公开使用的下行文种之一,简称为札,而牌文则退居次要地位,一般只用来下达例行公事。札文载体用折式,程式比较简单,不像牌文那样编写发文字号和加盖半印。折面正中偏上书写一个大的札字,用以标明文种名称,札字也常写作劄。正文首行书写文件责任者的全衔和姓,不具名,最后写一个"为"字,是事由"为某事"的第一个字。这一行字和折面的札或劄字,大多用刻成的戳记盖印。正文每面写四、五、六行不等,每行写十余字,最后用"速速此札"、"切切特札"等语作结。

为您推荐

英国图书馆事业

英国图书馆事业 : 简史  英国最早的图书馆可溯源到公元10世纪以前的基督教会藏书,以抄本为主。其次是牛津、剑桥和圣安德鲁斯等大学、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它们主要靠捐赠,如汉弗利公爵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牛津..

英国图书馆协会

英国图书馆协会 : 英国图书馆界的专业组织。成立于1877年,总部设在伦敦。   1876年,E.B.尼克尔逊参加美国图书馆员费城大会后,在《泰晤士报》撰文建议在伦敦召开国际图书馆员会议。1877年来自8个国家和英国..

《雍正硃批谕旨》

《雍正硃批谕旨》 : 中国清代雍正朝硃批奏折汇编,全称《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雍正十年(1732)鄂尔泰、张廷玉奉敕纂辑,翌年次第印就,随时颁赐诸臣,乾隆三年(1738)全书成。书内拣选了历年雍正帝亲笔批答的223..

《英国国家书目》

英国专门图书馆和情报机构协会

英国专门图书馆和情报机构协会 : 1924年成立于伦敦,1949年与英国国际书目学会合并。1983年起又增加副名即 Aslib情报管理协会。宗旨是促进所有科学知识和情报源的协调与利用。在苏格兰、英格兰北部和中部设..

《英美编目条例》

《英美编目条例》 : 美国、英国、加拿大图书馆界共同制订的主要适用于西方语文文献资料的著录规则。1967年出版第1版(AACR1),1978年出版第 2版(AACR2),1988年出版AACR2的修订版,1990年出版AACR2第2版。   A..

英国公共档案馆

英国公共档案馆 : 英国国家级综合性档案馆,负责保管中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机关和法院的档案。1838年根据《公共档案法》成立,由管卷大臣领导,1958年新的《公共档案法》通过后改归大法官领导。馆长由女王任命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