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循环

    情报循环 : 情报从它的生产者(用户)开始,经过加工处理又重新回到用户的传递过程。从事实际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既是情报的用户,又是情报的生产者。科学研究的结果产生新知识,一项科学试验,不管其结果多么特殊,不发表其结果不能算完成,发表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科学家必须提供书写的文献,表明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的,从中知道了什么。科学写作是一种交流艺术,经过出版发行,进入情报传递的循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图书馆和情报机构。图书馆一方面具有搜集、贮存原始文献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出借、阅览、复制、咨询等服务功能,与情报用户有直接关系。情报机构则具有多种功能,它选择、搜集一次情报并组织馆藏;作文摘与索引,把一次文献加工成二次文献并进行报道;按用户需求检索专门文献,提供用户使用并回答咨询;用户在使用和消化情报与文献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知识,以此重新开始情报传递的循环。这种情报传递过程可以用图 1的螺线来描述,它包括由几组参与者完成的一系列功能,科学家和工程师既是作者又是情报的最终用户。出版社、图书馆、情报中心、索引和文摘机构执行与文献工作、情报传递、文献目录、管理、存储和查索有关的各种功能。这一过程适用于印刷型情报的传递,同样适用于缩微和电子形式情报的交流。日本有学者提出如图2所示的类似情报循环概念,即论文作者产生知识,经过打印,形成记录,进行多份复印,予以发行,由情报机构予以搜集,再进行编目管理,并进行存储,经过检索,进行提供,读者吸收后,又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情报循环。


为您推荐

循环式句型

循环式句型 : 电视画面语言的一种形式。把前进式句型和后退式句型连接在一起,这种画面组接,视点是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或者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故称之为循环式句型。由于它包含着前进式句型和..

循环式阅读法

循环式阅读法:是一种对一本书多次阅读的方法,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适用于很有价值的读物。循环式阅读法分短期内循环与长期内循环两种。短期内反复循环阅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那是因为它的内容较难理解,读一遍两遍不..

阐释的循环

阐释的循环 : 阐释学批评解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最早由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命名,这种方法的意思是,要理解任何语言单位的基本构成成分的明确意思,我们必须带着一种对总的意思的预先意识接近..

循环日报➀

超循环论(新闻)

超循环论:说明物质进化是一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和进化、自我催化而递进过程的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周而复始的同级简单循环不同,超循环把各个自我催化循环联系在一起,使循环的每一个要素既能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又能..

循环日报(新闻)

循环日报:中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王韬、黄胜等集资开办,王韬主编,中华印务总局出版。创刊号为书本式,以后日出四开两张(星期日停刊)。一张用机制白报纸印刷,以登载评论和新闻为主。一张..

循环赛

循环赛 : 运动竞赛的一种方式。也称“循环制”。按一定组合使参加者(队或个人)互相轮流进行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并决出名次。每场比赛结果:胜、负、平,均给予一定分数,根据比赛积分多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