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钧 (1899~1980)

    刘国钧 (1899~1980) :   中国图书馆学家。字衡如。1899年11月15日生于江苏江宁府(今南京市)。192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哲学系后留该校图书馆工作,1922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曾加修了图书馆学课程,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9~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部主任,主编《图书馆学季刊》。1930年回金陵大学先后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文学院院长等职。1937年随金陵大学内迁成都。1943年去兰州,任西北图书馆筹备主任,1944年任馆长,1949年任顾问。1951年8月调至北京大学,任图书馆学系教授兼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主讲"图书馆目录"、"中国书史"、"西方图书馆分类法介绍"等课程,同时还兼任北京图书馆顾问。1958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 (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主任。1979 年被推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1980年6月27 日刘国钧因病逝世于北京。
  刘国钧一生从事图书馆实践与研究,共发表论著、译著130余种,后半生致力于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了大批图书馆学人才。他在文献编目、文献分类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书史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建设作出了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以他的《中文图书编目条例》(1929~1930)和《图书馆目录》(1957)为代表的编目著作,促进了中文图书编目规则的形成,影响了50多年来中国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他还在国内最早介绍西方的机读目录(当时译称"马尔克", 对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起了倡导作用;二是他编著的 《中国图书分类法》 (1929)从实践中来,融汇中西,独具特色,曾为北京图书馆等许多图书馆采用,其分类理论也体现在以后《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195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75)的编制和图书馆分类工作中,他的《西方主要图书分类法评述》是文献分类学领域的力作,有广泛影响;三是他编写的《图书馆学要旨》(1934)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图书馆学的内容,提出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要素说",在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四是他编著的《中国书史简编》(1958)是研究中国文献发展史的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此外,刘国钧还有一些哲学和道教史著述,以《老子神话考略》(1935)最为著名。

为您推荐

《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

《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 : 中国档案汇编。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主编。1942年10月在延安出版。全书一册,文献资料220篇,130余万字。体例为年编。1942年编辑成书后收集到的24篇文献作为补遗收入。该书汇..

联机图书馆中心

联机图书馆中心 :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创办者是F.G.基尔戈,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都伯林镇。前身为1967年建立的由54所大专院校图书馆组成的俄亥俄州学院图书馆中心(OCLC),1977年成为书目..

《麟台故事》

《麟台故事》 : 记述中国北宋政府藏书制度的著作。程俱著。程俱(1078~1144),字致道,衢州开化(今浙江衢县)人。北宋时曾在政府的修史与藏书机构崇文院 (1082年改为秘书省)担任《国朝会要》编修检阅官、著作佐..

联机情报检索

《列宁档案法令》

《列宁档案法令》 : 即《关于改革与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的通称,因列宁亲自主持制定并签发而得名。 1918年6月1日公布。共12条。主要内容: ①宣布"自本法令公布之日起,以前所颁布的关于俄国档案工作..

联合档案室

联合档案室 : 档案室的一种组织形式。即同一专业系统或专业性质相近的若干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的档案管理机构。有两种联合方式:一是纵向联合,即在同一系统的业务领导机关内设置,统一管理各下..

联机情报检索系统

联机情报检索系统 : 利用通信线路将设在各处的终端与计算机检索系统连接以提供情报检索服务的系统。按用户终端设置的地点,分为本地联机检索系统和远程联机检索系统。   自1971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