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导向 : 新闻媒介面对社会各种复杂迷离的舆论现象,就是否反映和如何反映的问题,依据一定的标准或曰原则作出各自的决策。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错误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新闻舆论导向,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只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推波助澜给社会带来灾难。
舆论与新闻媒介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舆论的形成要有连续、充足、真实的信息来源,新闻传播媒介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主渠道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通过定期连续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为公众舆论的形成提供充足的信息基础。另外,新闻媒介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最为强大和最为有效的舆论表达手段。在现代社会中新闻传播媒介在表达舆论方面,方式的巧妙、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接收之方便、连续性之强、效果之大,都是其他任何舆论表达手段所望尘莫及的。这些得天独厚的特点使新闻媒介当然地成为现代社会无可争议的最主要最强大的社会舆论机关,而反映舆论也就成了新闻媒介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
新闻舆论导向的原则有:1)不得违背国家的有关法律、条例及政策。即新闻媒介所反映的舆论,以及新闻媒介在反映这些舆论的过程中,不得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条例及政策相抵触,否则就会受到制裁。这说明新闻媒介进行新闻舆论导向的自由是相对的、受约束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2)新闻价值。新闻媒介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毕竟是传播新闻,受众接触新闻媒介的首要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前所未闻的信息。因而,新闻媒介在对社会舆论进行取舍时就不能不考虑它的新闻价值,以便尽量选择较能代表广大群众的呼声,为广大受众共同感兴趣的舆论加以反映。3)宣传价值。符合前两个原则的舆论并不一定就有利于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代表的阶级,即具有宣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介一般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舆论导向。第一,扩大新闻媒介认为正确的有利的那种舆论的影响;第二,对于可能发展成为有利因素也可能发展成为不利因素的舆论,新闻媒介就进行未雨绸缪似的引导,以使其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第三,抑制新闻机构认为错误的或不利的那种舆论的影响,具体做法是不报道或变换方式加以报道。对于一些错误的舆论,新闻媒介还可以采取批驳性的反映方式。第四,对于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舆论,新闻媒介则引导社会舆论进一步发展深化,适时再作倾向性的舆论导向。上述种种情况说明,新闻媒介在进行新闻舆论导向时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新闻媒介不能制造舆论,但却可以有力地影响舆论、引导舆论,以使其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为您推荐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 : 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高度重视报纸的批评监督作用,提出报刊有义务监督社会活动家,监督党的领导机构和领袖人物;报..

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 : 指新闻机关和新闻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有倾向性的反映与引导。也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十分重视舆论导向。正确地把握好舆论导向,要求:一要掌握好党的路线、方..

“舆论一律”

“舆论一律” : 50年代在辩驳舆论“一律”、“不一律”问题时的一个提法,指不许一切反革命分子有言论自由和发表反革命意见。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言论出版自由问题上对待敌我矛盾采取的..

舆论一律(新闻)

阶级舆论工具(新闻)

阶级舆论工具: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认识观点,它介于“阶级斗争工具论”与“社会舆论工具论”之间,强调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表达舆论的一种物质媒介。这一观点的特点是,它既说明了新闻事业作为一种舆论..

社会舆论工具(新闻)

社会舆论工具: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认识观点,强调新闻事业是传播新闻信息、表达社会舆论的一种物质媒介。马克思早在1850年就曾把报纸比做“社会舆论的纸币”,揭示了报纸在社会中的舆论流通作用。我国新闻界是..

阶级舆论(新闻)

阶级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舆论。阶级舆论是由有着共同的经济地位的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要求所产生的共同意志、意见和呼声。舆论战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舆论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