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 : 新闻评论学术语。编者按语按位置和形式划分的一种。附在文末的编者按语,是编者对新闻稿件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者后记和编后话等。
编后依附于新闻稿件,旨在深化稿件的主题或报道思想。写法上接近短评、随感,比之文前按语自由灵活。可议论,必要时可适当作些论证,甚至借题发挥;也可用散文手法抒情、联想。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编后运用较广,除新闻、来信外,照片、图表也可配写编后。编后发表时可署名,也可加标题。
中国报刊最早的编后,始见于上海《申报》。《申报》1878年3月30日载:“本馆胪列新闻,登之日报,不过据事直书,不敢饰无为有,亦不敢颠倒是非,间于篇末窃附己意,亦不失就事论事之议,以期准于情当乎理而已。”这是最早的对编后的说明(参见“编者按语”)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