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之英

    吴之英 :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和《蜀学报》主笔。四川名山人。字伯朅,号西蒙愚者。幼承庭训,5岁发蒙读书,8岁即能作文章。15岁时参加雅州府院试,考取第一名。1875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以高材生入选,与廖平、杨锐、宋育仁同称院中四杰。1881年被选拔为优贡。1882年入京朝考,名列二等。回到四川后,受聘到资州艺风书院任教,与宋育仁、廖平等同为讲习。1887年又受聘到简州通材书院主讲。1892年到灌县任学官训导,继兼尊经书院讲习。1898年宋育仁到成都主持尊经书院,和廖平被引荐为书院都讲。宋育仁与在野的原工部尚书潘祖荫发起组织“蜀学会”,担任该会主讲,并同宋育仁、杨道南、廖平、徐昱等以学会名义创办《蜀学报》。该报于同年5月5日创刊,他担任主笔,先后发表了《蜀学会报初开述议》、《学会讲义》、《矿议》、《赋役篇》、《政要论》、《救弱当用法家论》、《法家善复古说》等文章。8月初旬,该报出到第13期后被清廷查禁。戊戌变法失败后,受到审查,又回到灌县原任,转而悉心研究医术。1901年辞去灌县训导职,回到名山过着隐士生活。在家一面侍俸老母,一面闭门著书。1908年受聘出任名山高等小学堂(原紫霞书院)校长,继而被乡人推举为教育会会长。1910年四川提学使赵启霖在成都开办存古学堂,受聘担任教职。1912年秋,蜀军政府设国学院,又受聘担任该院院正。1913年因体弱多病辞去院正职,回乡继续担任本县高等小学堂校长。1915年,和赵熙、颜楷、张学潮四位著名书法家各以不同的字体书写“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0个大字,他书写的带有篆隶书意的字迹镌刻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碑身的东面。1918年病逝于校长任上。一生著述甚多,有遗著《寿栎庐丛书》刊行于世。

为您推荐

尢列

尢列 :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广东顺德人。幼名季博,学名其洞,字令季,又字惟孝,别字少纨、孝纨,号小园,又号吴兴季子,晚号钵华道人。1886年入广州算学馆,毕业后充任广东沙田局丈算总目,旋任广东舆图..

王郅隆

王郅隆 : 著名报业资本家、天津《大公报》股东、总董。天津东大沽人。字祝三。其先人曾代粮商掌管运粮船,是天津著名粮商。本人除经营粮食业外,还兼营木材业、食盐业。历任黑龙江、湖北、安徽等省..

陈范

陈范 : 清末著名报人。原籍湖南衡山,自曾祖辈起迁居江苏阳湖(今武进)。原名彝范,字叔柔,或作叔畴,号梦坡,别署梦逋、忆云、锡畴、瑶天、蜕庵、蜕安、退僧、退翁等,晚年更名悦。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

李伯元

钟荣光

钟荣光 : 近代著名教育家和报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字惺可,笔名星河。17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1895年在北京参加“公车上书”,倾向维新变法。1896年在广州创办 《博闻报》 及 《安雅报》,自任主..

孙中山

孙中山 :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组织者和报刊政论作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66年11月12日生。幼名帝象,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笔名载之、高野、中山樵、高野长雄、南洋一学生、南洋小学生..

熊希龄

熊希龄 : 清末维新时期著名报人。湖南凤凰人。1870年8月15日生。字秉三。12岁中秀才。1891年中举人。1894年中二甲第63名进士,官授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回长沙,任湖南时务学堂提调,并协助巡抚陈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