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日报

    警钟日报 : 清末反帝革命团体对俄同志会机关报。1904年2月26日在上海创刊。由《俄事警闻》扩充规模更名出版。据同年1月30日《俄事警闻》载《警钟招股事略并章程》,该报发起人有陈竞全、林森、王季同、汪德渊、刘光汉、章士钊、林獬等18人。由蔡元培主编,同年8月31日蔡辞职后改由汪允宗(德渊)、刘师培相继主编。编撰人员还有柳亚子、陈去病、林獬(万里)、孙寰锐等。经理李春波,发行戴普鹤,校对胡少卿。该报以“抵御外侮,恢复国权”为宗旨。以干支纪年,下注西历,参用白话,并附有插图。大力宣传反帝爱国。初期侧重于揭露帝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罪行,作为“警钟”以唤起国人的注意,并详尽报道了日俄战争,指出这场战争是日俄为争夺“对中国的东北控制权”。后期对英、法、德等帝国主义侵凌我国主权也猛烈抨击,同时谴责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该报提倡种族光复,保存国粹;重视社会教育,常报道各地学校情况;批判封建的三纲五常,呼吁妇女解放;对各地官吏的贪污、专横情况,也时有披露。出版不久,4月26日发表孙中山自檀香山寄给黄宗仰的一封信,介绍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中华革命军”的经过及其誓词:“驱除建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一次向国内民众公布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1905年春,因揭载德国侵占山东事遭到干预。3月25日,上海道袁树勋通过租界会审公廨以“所载之事任意毁谤,淆惑人心”为由将该报查封,共出版338号。

为您推荐

警钟日报(新闻)

警钟日报:清末反帝拒俄革命团体对俄同志会(后改名争存会)的机关报。前身是1903年12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俄事警闻》。1904年2月26日改用本名。蔡元培、汪元宗先后任主编。编撰人刘师培、陈去病、林獬等。自称具有“为..

警钟效果

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

警钟日报

警钟日报 : 清末反帝革命团体对俄同志会机关报。1904年2月26日在上海创刊。由《俄事警闻》扩充规模更名出版。据同年1月30日《俄事警闻》载《警钟招股事略并章程》,该报发起人有陈竞全、林森、王季..

国民日日报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 :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创刊。由孙中山在日本领导筹备工作,负责筹措经费,采购印刷设备,物色编辑记者,确定报纸名称,并经常指导编辑出版。由陈少白任..

京都日报

京都日报 : 清末君主立宪派所办报纸。1908年3月29日在北京创刊。又名《官话京都日报》。社址在前门外樱桃斜街中间路南。由萧德霖创办并任发行人,编辑白法章,印刷人黄河清。用白报纸铅印,版面为16..

南洋七日报

南洋七日报 : 清末以时事为主兼及数学、教育、史地各科的综合性杂志。1901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馆设上海英租界铁大桥如意里1弄1号。由南洋七日报馆编辑及发行,孙鼎、陈国熙、赵连璧主编。林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