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

    大众生活 : 综合性时事政治周刊。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刊。由邹韬奋创办并任主编兼发行人,金仲华、柳湜等参加编辑工作。邹韬奋在《我们的灯塔(发刊词)》中,宣布“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为该刊三大目标,并明确地提出了抗日联合战线的主张,号召全国人民力争开放言论自由和民众运动,一致团结抗日。该刊封面和封二、三、底的照片均用彩色精印。设有星期评论、时事在地图中、社会漫画、大众信箱等栏目。它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积极推进抗日救亡运动。从第1卷6期起,以绝大部分篇幅反映中共领导的“一二·九”运动。该刊编排生动活泼,文字通俗易懂,很受读者欢迎。每天收到读者来信平均100封左右,曾有一个月接过来信1万多封。其发行量一开始就是15万份,后来最高达到20万份,打破旧中国杂志发行的记录。1936年2月19日出至第1卷16期后因国民党政府下令邮局停邮,该刊被迫停刊。皖南事变后,邹韬奋潜离重庆流亡香港。1941年5月17日,《大众生活》在香港复刊,出版新1号。仍为周刊,每星期六出版。督印人曹克安。编委会由茅盾、夏衍、胡绳、千家驹、金仲华、乔木(乔冠华)、韬奋7人组成。邹韬奋自任主编,编辑程浩飞。撰稿人还有廖沫沙、张友渔、张铁生、羊枣(杨潮)、伯韩、沈于田等。复刊词指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紧急问题,就是如何使分裂的危机根本消灭,巩固团结统一,建立民主政治,由而使抗战坚持到底,以达到最后的胜利。”设有社论、周末笔谈、论文、生活修养、通讯报告、文艺作品、散文杂感、书评、读者来信简复等栏目。每期有漫画,还有金端苓绘制的分析时事的地图。6月7日出版的第4号载有韬奋与茅盾、金仲华、恽逸群、范长江、于毅夫、沈志远、沈兹九、韩幽桐等人5月29日草拟的《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表达了在港爱国人士坚持团结、进步、抗日的政治主张。曾连载茅盾的著名小说《腐蚀》及夏衍的《春寒》等。平均每期发行10万份。同年12月6日出至第30期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停刊。

为您推荐

大众传播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3-09 大众传播学概论 : 英国麦奎尔(DenisMcquail)著。作者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科普斯·克里斯蒂学院,获现代史硕士学位,又在里兹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大众传播学教授。作者..

现代大众传播论

出版时间:1993-09 现代大众传播论 : 日本竹内郁郎(1929~ )儿岛和人(1933~ )编,由15位教授、副教授分头执笔,裴阁出版社1982年出版发行。本书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现代大众传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模式论

出版时间:1993-09 大众传播模式论 : 英国麦奎尔(Denis Mc-quail)和瑞典温德尔(Sven Windahl)合著,于1981年由美国纽约朗曼出版公司(Longman Inc.)出版。本书是传播学领域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4..

大众哲学

大众化

出版时间:1985-10 大众化 : 又称“群众化”。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文艺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三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鲁迅这样指出: “文艺..

《大众经济》

《大众经济》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性专题节目。1983年1月3日开播。其前身是1952年1月10日创办的《经济生活》节目。以后改名为《工业节目》、《对工人广播节目》、《工商节目》。1985年后,又..

《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

《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 : 杨兆麟、赵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本书叙述从1940年春开始筹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1949年12月5 日使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