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影》

    《大众电影》 : 中国群众性电影刊物。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创刊。以清新、生动、活泼的内容与形式而受到欢迎。当时负责该刊编辑工作的是上海市电影事业管理处研究室。1952年 4月,该刊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编辑的《新电影》合并,由上海迁北京编辑出版,成为指导全国广大观众鉴赏电影的刊物。1957年成立《大众电影》编辑部,由中国电影出版社领导;1960年随同中国电影出版社划归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领导。1962年秋,以印刷原因,与《上海电影》合并迁回上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停刊。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大众电影》编辑部编辑,1986年后改由《大众电影》杂志社编辑出版。该刊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该刊多年来形成的风格和特色,解放思想,增设栏目,图文并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新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除了画页,以"新片评介"、"电影观赏"、"问题讨论"、"电影人物"、"国内外影讯"、"电影史话"等栏目最受读者喜爱,对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了解电影的过去和现状,新片拍摄动向等都起到良好的作用。"银幕上下"、"读者论坛"、"影院人语"等栏目密切了读者、观众与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从1962年起,每年举办电影百花奖,是群众性最为广泛的读者评奖活动。
  《大众电影》在1961年前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创刊号仅发行 1万册,后印数逐年增长。复刊后的1982年,发行量曾高达 950多万册,成为当年国内发行量最高的艺术刊物,受到国内外人士的瞩目。
  《大众电影》创刊时,主编梅朵、王世祯;1962年秋迁沪后,主编袁文殊,副主编洪林;1979年复刊,主编林杉,副主编唐家仁、崔博泉。

为您推荐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 德国克拉考尔(Sigfrid Kracauer,1889~1966)著。克拉考尔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1933年移居法国,1941年定居美国。曾任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

电影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理论 : 匈牙利巴拉兹(Bele Balazs,1884~1949)著。作者是匈牙利作家、电影理论家、哲学博士。匈牙利苏维埃政府解体后在国外侨居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从20年代开始,巴拉兹便在德..

电影作为艺术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作为艺术 : 德国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 )著。阿恩海姆是德国电影理论家、完形心理学家、美学家,于1939年侨居美国,曾在各大学执教,1932至1933年完成了《电影作为艺术》一书。阿恩..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 法国麦茨(Christian Metz,1930~ )著。麦茨是当代相当活跃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家。他的这篇著作是以索绪尔的符号学为依据来进行电影研究的最早成果。作者认为电影是..

电影是什么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是什么 : 法国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著。巴赞是法国当代极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和理论家。他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成为引导电影批评潮流的大本营,并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后来被人..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法国米特里(Jeau Mitry,1907~1987)著。米特里是法国电影学家、电影导演。在二十代,他曾组织过提高观众鉴赏水平的电影俱乐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第1卷探讨的是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