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周刊

    工人周刊 : 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工人报刊。约于1921年7月31日在北京创刊。初为4开一张。由北京党组织以“工人周刊社”的名义创办。罗章龙主编,编委有李大钊、罗章龙、高君宇、何孟雄、杨明斋、缪伯英、陈为人、宋天放、吴汝铭、王忠秀、李梅羹等,发行部负责人刘伯青。继任主编有吴汝铭、李善元等。设有评论、劳动新潮、劳动要闻、工人谈话、工人疾苦、工人之声、工人常识、工界耻辱、讲演、来件代布等栏目。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到北京后,该刊成为书记部的机关报。撰稿人有邓中夏等。设有劳动要讯、内外政闻、劳动调查、评坛、自由演坛、通讯、随感录、介绍书报等栏。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时,该刊被军阀政府以“实含过激主义,关系地方治安颇大”的罪名查禁,本应于1923年1月底出版的第63号延至五一节才作为“五一特刊号”出版。5月23日,自第64号起篇幅改小为8开一张,设有劳动新闻、内外要闻、通信、杂感等栏。它在《本号发刊的话》中说: “本刊是北方劳动界的言论机关,……我们的阅者至少在5千人以上。但是这几期来,因为印刷的监视,邮局的检查,及本社所受万恶政府军阀种种摧残和压迫,竟使我们不能如期出版”,“所以本刊在此期内便改变计划,刊行有关于劳动运动的书籍”,以便“有系统的宣传我们的主义”。它出有《京汉工人流血记》、《五月一日》等小丛书,还组织了劳动通讯社。同年12月30日,该刊出版第79期。它全面地反映了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第一次罢工运动的规模和声势,反映了工人运动从以改善生活待遇为主的经济斗争到反军阀争自由的政治斗争的转变过程,30号所载《无产阶级的战术》(1922.2.19)一文较早地提出了完整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受到工人的欢迎和捐助。1924年2月7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后,改为该会的机关报。1925年12月20日出版的第133号,在报头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启事》中说: “工人周刊是本总工会惟一的机关报,历年虽受尽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军阀及工贼们的破坏和压迫,但一本愚衷,始终奋斗,曾因邮寄不便,累被扣留,致使各地工友,渴欲一睹为快者,常抱向隅”。设有言论、一周内铁路工人运动、一周间国内外劳动要闻、国内外政治报告、无产阶级的文艺、特载等栏。还附出有画报,并在周刊第4版辟图画说明栏。现存最晚一期为1926年1月25日出版的第137期。约于同年底停刊,共出150期以上。

为您推荐

劳工周刊

劳工周刊 : 湖南劳工会的机关刊物。1921年10月20日在长沙创刊。是黄爱、庞人铨领导的“劳工会”机关报。为非卖品,免费寄送给工人阅读。由庞人铨主编。主要撰稿人为黄爱、庞人铨、嘉本特、宋焕达等..

燕大周刊

燕大周刊 : 燕京大学校内刊物。1923年在北京创刊。北京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委员会编印发行。初由学校当局创办,主要公布学校的各种文告,发表本校师生的作品,议论学校生活(如宗教、团契、“灵修..

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

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 : 湖南学联机关刊物。约于1922年初前后在长沙创刊。初为4开4版报。曾一度停刊。1922年12月17日复刊出版第28期。由夏曦负责编辑。它在《本刊继续出版宣言》里说: “本会周刊,现..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北京大学学生周刊

北京大学学生周刊 :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生会出版的报刊。1920年1月4日在北京创刊。16开本,每期12至16页。主要撰稿人有吴康、列悲、敬轩、止水、瘦影、黄绍谷、缪金源、朱谦之、魏建功、高君宇等。..

旅欧周刊

旅欧周刊 : 中国旅欧知识分子所办刊物。1919年11月15日在法国巴黎创刊。每号4版一张,每星期六出报一次。由旅欧周刊社出版,周太玄主编。主要撰稿人有周太玄、李石曾、曾琦(愚公)、元叔、华林、王光..

妇女周刊

妇女周刊 : 北京《京报》副刊之一。1924年12月10日在北京创刊。由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蔷薇社编辑发行。陆晶清、石评梅等负责编务。在发刊词中,它宣称以“粉碎偏枯的道德”、“脱弃礼教的束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