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周刊

    燕大周刊 : 燕京大学校内刊物。1923年在北京创刊。北京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委员会编印发行。初由学校当局创办,主要公布学校的各种文告,发表本校师生的作品,议论学校生活(如宗教、团契、“灵修”等)。后改由学生自治会主办,辟有论著、译述、通讯、校务、会务等栏目。主要发表燕大教师及学生的学术成果,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报道本校各项教育、行政措施。1926年“三·一八”运动中,该刊发表过一些进步言论。1927年出至第121期后曾停刊。1930年复刊,期数另起。1931年出第27期后又休刊。1933年复刊,改为第5卷1期计。1935年5月,左派学生掌握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该刊由燕大学生自治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黄华、文书陈翰伯及出版部长刘柯(克夷)等3名中共秘密党员主持,成为团结同学、引导同学关心国家大事的园地。16开本,每周一期,每期30多页,用新5号字铅印。“《新生》事件”发生后,该刊高喊抗日救国,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和国民党的反动本质。10月从6卷开始,大胆登出有关抗日的文章。6卷3期,发表王孝风(陈翰伯)写的《日本侵华的动机与背景》等文;6卷5期为“特辑”,共收入6篇谈论抗日的文章;6卷9期为“法西斯问题专号”,共刊出包括黄华写的《中国法西斯运动现状》等11篇文章。“一二·九”运动爆发后,该刊从12月14日起临时改为3天出版一次的《一二·九特刊》,先后发表《告全国同学书》、《读了胡适<为学生运动进一言>》、《一二·一六示威游行记》、《下乡扩大宣传报告》、《北平各校消息一束》等宣言、评论和报道。至次年1月28日,共出11期,成为积极推动学生运动的刊物。1936年春,该刊改由燕大学生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出版部长赵荣声(秘密中共燕大党支部宣传委员)及出版部委员周游(左联成员)、郭心晖(左派学生)共同主持。在燕大读书的贝特兰(后曾访问毛泽东的英国记者),为该刊写过不少国际时事评论。同年12月5日,该刊第7卷17期和18期,连续刊登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长达万余言的《毛泽东访问记》一文,第一次把毛泽东介绍给国统区人民,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刊约于1937年初停刊。

为您推荐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 四川川东学生联合会会报。1919年12月21日在重庆创刊。其编辑处和川东学联办事处均设在巴县图书馆内。为4开4版周报。初名《学生周刊》,1921年6月更名为《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北京大学学生周刊

北京大学学生周刊 :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生会出版的报刊。1920年1月4日在北京创刊。16开本,每期12至16页。主要撰稿人有吴康、列悲、敬轩、止水、瘦影、黄绍谷、缪金源、朱谦之、魏建功、高君宇等。..

旅欧周刊

旅欧周刊 : 中国旅欧知识分子所办刊物。1919年11月15日在法国巴黎创刊。每号4版一张,每星期六出报一次。由旅欧周刊社出版,周太玄主编。主要撰稿人有周太玄、李石曾、曾琦(愚公)、元叔、华林、王光..

妇女周刊

新华周刊

新华周刊 :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外文刊物。1946年5月17日在上海创刊。编辑部设在上海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 23号。英文周刊,16开本。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筹办,主编乔木(乔冠华),编译关振群、孙一..

唯民周刊

唯民周刊 : 四川进步刊物。1946年4月6日在重庆创刊。社址重庆中山一路201号附1号。发行部中山一路四德里5号。发行人邹趣涛,编辑人邓初民。每逢星期六出版。宣称以人民第一为宗旨,主张“阐扬学术,..

译报周刊

译报周刊 : 上海“孤岛”时期出版的抗日报刊。1938年10月10日在上海创刊。为《每日译报》的附属刊物,由每日译报社编辑部出版,该报订户则免费赠阅。系时事政治刊物,周三出版。梅益、王任叔、林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