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叶坪创刊。是红色政权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为铅印4开报。创刊号是4开两版,第2期起多为4开6版,有时也出4版或8版。初为周刊。由苏维埃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具体领导,最初由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任命内务人民委员周以栗担任主笔,继由王观澜、李一氓先后负责主编,李伯钊协助工作。该报在《发刊词》 中说: “《红色中华》 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他的任务是要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达到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造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使革命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以达到全国的胜利。” 1933年1月后该报由上海搬到中央苏区的党中央负责领导,2月4日在它出版第49期后,从第50期起改为党、团、政府与工会 (中共苏区中央局、少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4家合办的中央机关报,并改为三日刊。这时,报纸由沙可夫、谢然之先后主编,任质斌、徐名正、贺坚参加编辑工作。1934年2月该报从第149期起改出双日刊,并由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兼任社长,日常工作则由报社秘书长任质斌、徐名正先后主持。报社工作人员包括新闻台在内,最多只有12人,但通讯员从200人发展到400人,发行量由数千份增至4万份。该报在中央苏区出版发行,以教育、组织群众参加苏区建设和革命战争为主要使命。除发表社论、专文、文件外,先后设有要闻、专电、中央革命根据地消息、小时评、苏维埃建设、红色区域建设、红色小辞典、红角 (1933.4.17第70期起4版左下角)、赤色战士通讯、工农通讯、工农民主法庭、党的生活、突击队、铁锤、警钟等专栏,1933年4月23日自第72期起辟有不定期文艺副刊 《赤焰》(陕北复刊后改名 《红中副刊》),常有木刻、漫画和插图。红军获大胜时发行号外。该报具有艰苦奋斗、指导实际、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被誉为“苏维埃人民新生命的表现”、“全苏区人民的喉舌”。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该报也宣传了过左的土地改革、工商业和肃反等政策。1934年10月3日出至第240期后,因长征转移暂时停刊。1935年11月25日,《红色中华》又作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出版第241期,改为油印4开两版,5天左右一期,由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任质斌兼任主编,白彦博协助编辑。1936年春,向仲华调任主编。发行1000份左右。同年7月,随党中央迁往保安出版。1937年1月出至324期后停刊。1月29日,该报从第325期起改名为 《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在延安出版。

为您推荐

《红色赣粤边》

《红色赣粤边》:杨尚奎着。作家出版社1959年9月版。9.9万字。作者是原赣粤边游击区的领导人之一。本书为其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和见闻撰写的回忆录。全书分24个章节,描绘红色赣粤边区的革命武装斗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

《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3月版。35万字。收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在民间的革命歌谣487首,分为7类。第一类“红军谣”,包括工农红军战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处处打胜仗、粉..

《红色中国杂记》

《红色中国杂记》:[美]埃德加·斯诺着。党英凡译。群众出版社1983年8月版。13万字。本书是作者于1957年应美国着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要求,根据1936、1939年两次访问陕北苏区的部分笔记整理而成。记载了..

红色英勇徽章

红色长矛

红色长矛 : 委内瑞拉历史小说。阿·乌·彼特里著。1931年马德里宙斯出版社出版,再版多次,被译成8种文字。阿·乌·彼特里(Arturo UsLar Pietri,1906— ),委内瑞拉小说家。生于加拉加斯一个富裕家庭。1929年毕业于委内..

红色莫尔顿

红色莫尔顿 : 丹麦长篇小说。马·安·尼克索(见“征服者贝莱”)作。写于1945年。它是尼克索三部曲的第3部(第1部《征服者贝莱》、第2部《蒂特:人的女儿》)。徐声越根据1953年俄译本转译成中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

《红色风暴第一集》

《红色风暴第一集》:江西人民出版社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6月版。28万字。收长短故事数十篇。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苏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其中有邵式平等写的《两条半枪闹革命》、《枪的故事》、《瞎子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