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生

    陈同生 : 著名报刊活动家。1906年8月1日生于湖南零陵,周岁时全家随祖父迁居四川营山。本名张翰君,又名陈农菲,笔名农非、洪菲、南昆、南星、陈蓬、江岷、江中一等。早年就读于营山县立小学,后曾就读于营山中学和南充联中。1924年因参加张澜领导的抗捐斗争,遭到缉捕,流亡成都,经长辈张雪岩帮助,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学习。次年9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到重庆,入吴玉章主办的中法大学读书,并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在重庆军阀制造的“三三一”惨案中受伤,后转移到涪陵川军部队做地下工作。不久,因环境所迫出川,经武汉到广东。同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并在巷战中负伤。后撤至东江,在“红四师”任连党代表。12月底,红四军攻下海丰城后,调任《红军生活》编辑。1928年5月3日,在一次战斗中又负伤,经香港辗转到上海。同年冬,根据党的指示回到成都。1929年春,一度回营山指导工作。7月26日,第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出资创办的《日邮新闻》在成都创刊,张雪岩应聘担任社长,他出任采访部主任。还担任过《成都快报》、重庆《新蜀报》等报的编辑、总编辑。并以此为掩护,进行地下工作。后因党的传单被敌人查获,他被迫离川赴沪。1932年1月到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工作。1933年调到全国济难总会,后转入党中央保卫局“特科”工作。1934年10月25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经半年多刑讯,敌人仍一无所获。1935年10月,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处8年徒刑,直至1937年8月28日才被释放出狱。根据中共党的指示,出任林森、吕超等国民党元老出钱办的南京《金陵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1938年春,在武汉先后担任《全民抗战》编辑和第三厅少校科员,并与范长江等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3月30日该会在武汉正式成立,当选为理事和组织组副主任。其间,一度去香港治病,担任香港《星岛日报》战地记者。武汉撤退后到长沙,致力专做学会工作。长沙大火时到桂林,任“青记”学会南方办事处主任。1939年3月10日,到湖南衡阳为“青记”印会刊时,被国民党特务追踪秘密逮捕,中途脱险,辗转抵沪,在上海担任《导报》主笔,每天写五百字左右的社论,发表过短评《对卑鄙者的抗议》等文。后去苏北解放区,参加新四军工作。历任新四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共苏北特委委员兼黄桥办事处主任、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副主任、东南行署主任等职。1940年苏北新四军东进之前,奉命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谈判,晓以大义,卒获成果,使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奠定苏北抗日局面。此事后被编成话剧、拍成电影 《东进序曲》,剧中主人公即是他。抗战胜利后,历任中共华中分局敌工部部长、华中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等职。解放后在南京开展接管工作,任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长、市军管会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不久到上海,任中共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文革” 中惨遭 “四人帮” 迫害,1968年1月26日在上海逝世。1959年所著革命回忆录 《不倒的红旗》一书,记叙了他一生战斗的重要片断。

为您推荐

张盘石

张盘石 : 著名共产党报刊编辑。山西寿阳人。早年就读于师范学校。后留学日本。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平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团书记、北平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河北省委文委书记、天津..

林淡秋

林淡秋 : 著名报刊主编。浙江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即到上海大同大学附中读书,随后升入大同大学。1926年转学到上海大学英文系。1928年进上海艺术大学学习。1929年春,去新加坡华侨中学教书。同年秋回国..

蒋阆仙

蒋阆仙 : 四川报刊编辑记者。四川阆中人。1906年12月15日生。早年在家乡读私塾,上过国民学校。1919年随在重庆商号做事的父亲到重庆继续读私塾两年。1923年曾在重庆一个商号里当过几个月学徒,并开..

谢趣生

宋益清

宋益清 : 中国青年党报刊编辑。四川崇庆人。字涟波。早年就读于成都联合中学。1924年毕业后赴北京,入中国大学。次年转入国立清华大学政治系。1929年毕业后回四川,1930年任教于成都大学,并在四川法..

王达非

王达非 : 著名四川革命报人。四川峨眉人。1906年5月21日生。1923年到成都,入四川省立第一旧制中学学习。1926年毕业后踏入社会,在川鄂边境部队当过录事,在杨森办的军政学校受过训练,在丰都当过小职..

谢冰莹

谢冰莹 : 著名女作家和报纸副刊主编。湖南新化人。原名鸣冈,字凤宝,幼名小凤,更名彬,笔名芙英、紫英、英子、小兵、兰如、林三、南芷、秋萍、忆萍、无畏、阿木林等。1921年考入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