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逸群

    恽逸群 : 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教育家。江苏武进人。1905年1月24日生。原名钥勋,字长安,常用笔名翊勋。1921年,在常州培梓学社英文专修班肄业,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理专修科。仅一年多即被迫中途辍学,到无锡电话公司工作。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先后任中共武进、宜兴、萧山县委书记、浙北特委秘书长。1932年8月,担任上海新声通讯社记者,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次年8月,在《大美晚报》参与编辑《记者座谈》周刊。1935年9月,上海《立报》创刊,先后任编辑、主笔等。同年12月,参加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后又担任《救亡情报》编委。1936年6月,应邹韬奋之邀赴香港任《生活日报》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后改《生活日报周刊》)编辑。同年9月返沪后,继续担任《立报》主笔。1937年11月,参与发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任秘书主任。上海沦陷成为“孤岛”后,先后担任《译报》、《导报》的总编辑和主笔,负责这两报和《华美晨报》、《大美晚报晨刊》 (后改名《大美报》)的全部评论和《循环报》的部分社论,一人同时为5家报纸撰写评论。1938年11月24日、25日,《导报》连续刊登了他写的社论《异哉汪精卫之言》。1939年6月,因环境险恶再次赴港,参与编辑《二十世纪》半月刊,主编《星岛日报》新闻学副刊,主持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和“青记”学会海外办事处的工作,兼任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辗转返回上海,主编《中国周报》、《锻炼》杂志等,为党收集、提供日伪情报。1944年10月,在上海被日军逮捕,关在苏州魔窟8个月。1945年11月,进入华中解放区,历任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编委、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总编辑,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山东《大众日报》总编辑、济南《新民主报》社长兼总编辑等职。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表了43个战争罪犯的名单,完全凭记忆写出 《四十三个战犯介绍》 一文,在 《新民主报》 登出后,为解放区各报转载。1949年5月到上海,历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新闻室主任、上海 《解放日报》 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等职。1953年调北京出版总署工作,任新华辞书社副主任和新华地图社副总编辑。1955年初改任古籍出版社筹备副主任。同年5月10日,因潘汉年案被捕,判处徒刑1 1年,蒙冤20余年。1965年12月获释,被派到江苏阜宁中学管理图书。1973年带病写了 《也谈儒家和法家》、《论新八股》、《平凡的道理》 等精辟文章。1978年9月调至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工作,同年12月10日在南京省中医院病逝。著有 《蒋党真相》 (后更名为 《三十年见闻杂记》)、《外蒙问题的考察》、《抗战国际知识》、《新闻学讲话》 等书。知识广博,才思敏捷,记忆力特强,在新闻界有 “百科全书”、“活字典” 之称; 所写言论,笔法清新、精粹、凝炼,富于远见卓识,深受读者喜爱。1980年4月其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其论著被编为 《恽逸群文集》 于1986年3月出版。

为您推荐

冯有真

冯有真 : 国民党通讯社主任和党报主编。江苏常熟人。青年时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为国民革命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第一期毕业生。1928年进入南京中央通讯社工作,初任该社常驻立法院记者,为当时立法院长..

姚苏凤

姚苏凤 : 著名报刊编辑。江苏苏州人。原名庚夔,笔名苏凤、新华、华风。1926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曾参与创立苏州文学社团“星社”。1928年进入上海新闻界,先后任 《民国日报》、《民报..

孙文石

孙文石 : 四川成都报刊编辑记者。四川南部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治经济系。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加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反帝大同盟、救国会等..

赵树理

陈庚雅

陈庚雅 : 著名报刊编辑、记者。云南蒙化(今巍山)人。笔名任安、石英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上海从事新闻报刊活动。1930年1月,《日本研究》月刊在上海创刊,任该刊编辑。后入《申报》工..

章汉夫

章汉夫 : 中国共产党著名报刊主编。江苏武进入,1905年11月生于常州。原名谢启泰,化名章平、章瀚,笔名汉夫、汉章、阿四、史通、卓芸等。12岁考入清华学校。1926年毕业被派往美国留学。1927年9月在..

黄寄萍

黄寄萍 : 著名报纸副刊主编。江苏海门人。出身农村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以半工半读方式进入厦门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兼任厦门《江声报》记者,并为上海报纸撰写厦门通讯。1929年到上海,进入《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