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

    杨刚 : 著名女新闻记者。原籍湖北沔阳(今仙桃市),1905年1月30日生于江西萍乡。原名缤,又名季征,笔名贞白、失名、李念群。1911年随全家迁回原籍。1923年入美国教会办的南昌葆灵女子中学就读,积极参加支援北伐的革命活动。1928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英文系,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0年在燕大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对外联络工作。1931年因参加“五一”劳动节游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获释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2年春,在《北方青年》周刊上首次使用“杨刚”作笔名。同年毕业,1933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曾任北方左联常务执委。1936年10月,担任北平《大众知识》杂志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到上海公共租界,以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雇员身份,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并写作大量散文,汇集出版散文集《沸腾的梦》。193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1日,到香港接替萧乾主编《大公报》香港版《文艺》副刊,兼任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研究”课教授。1940年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兼研究部负责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经东江于次年5月抵达桂林,转任《大公报》桂林版 《文艺》 副刊主编,并从事国统区统战工作。1942年秋,以 《大公报》 记者身份赴福建、浙江、江西等省进行战地采访,70天后归来,并结集出版《东南行》 通讯集。1943年到重庆 《大公报》 总馆工作,主编该报重庆、桂林两版的 《文艺》 副刊,兼任外交记者,并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宣传与统战工作。1944年7月,由重庆赴美国留学,入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学习,兼任 《大公报》 驻美特派员,撰写大量美国通讯在该报发表,后汇集出版 《美国札记》通讯集。1948年9月离美归国,任香港 《大公报》社评委员,参加推动 《大公报》 走向人民阵营的工作。1949年1月到天津,领导天津 《大公报》 工作,并把该报改名为 《进步日报》,自任报社党组书记。同年4月随军南下,又接管上海 《大公报》 工作。同年9月,作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委员会的12名正式代表中唯一的女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诞生时,参加开国大典,写下了著名的 《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的长篇通讯。建国后,1950年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主任秘书,10月改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1953年任中共中央国际宣传处处长。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任 《人民日报》 副总编辑,主持国际宣传。同年冬因车祸造成严重的脑震荡。1956年春夏之交出院,改调 《人民日报》 文艺部主管文艺宣传。同年当选为中共 “八大” 代表。1957年10月7日在北京病逝。著作除上述外,还著有 《公孙鞅》、《桓秀外传》,出版有 《杨刚文集》 和译作 《傲慢与偏见》、《苏联的宗教与无神论》 等。

为您推荐

冯有真

冯有真 : 国民党通讯社主任和党报主编。江苏常熟人。青年时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为国民革命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第一期毕业生。1928年进入南京中央通讯社工作,初任该社常驻立法院记者,为当时立法院长..

姚苏凤

姚苏凤 : 著名报刊编辑。江苏苏州人。原名庚夔,笔名苏凤、新华、华风。1926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曾参与创立苏州文学社团“星社”。1928年进入上海新闻界,先后任 《民国日报》、《民报..

孙文石

孙文石 : 四川成都报刊编辑记者。四川南部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治经济系。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加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反帝大同盟、救国会等..

陈庚雅

章汉夫

章汉夫 : 中国共产党著名报刊主编。江苏武进入,1905年11月生于常州。原名谢启泰,化名章平、章瀚,笔名汉夫、汉章、阿四、史通、卓芸等。12岁考入清华学校。1926年毕业被派往美国留学。1927年9月在..

黄寄萍

黄寄萍 : 著名报纸副刊主编。江苏海门人。出身农村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以半工半读方式进入厦门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兼任厦门《江声报》记者,并为上海报纸撰写厦门通讯。1929年到上海,进入《申报..

周开庆

周开庆 : 国民党报刊编辑和撰稿人。四川江津人。笔名槿子。早年为江津中学13班学生。1924年因领导择师运动、反对校长马若苏被斥退。同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并加入国民党。1926年曾在北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