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

    聂绀弩 : 著名作家和报纸副刊主编。湖北京山人。又名国棪,笔名耳耶、迈斯、肖今雨、肖今度、澹台灭明。1922年赴新加坡编辑《新国民日报》,曾主持该报与陈炯明的《南锋报》对垒。次年秋后转赴缅甸仰光,任《觉民日报》、《缅甸晨报》编辑。1924年回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第一次东征,任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官。1925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南京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副主任。1929年后,曾与金满成组织“甚么诗社”,出版 《甚么周刊》 和 《甚么月刊》。1931年兼主编南京 《新京日报》 副刊 《雨花》。“九一八” 事变后离开南京到上海,旋到日本经胡风介绍参加 “左联”。1933年底,因在日本东京编辑出版反日油印刊物 《文化斗争》 (后改名 《文化之光》),遭日刑厅捕囚3月后被驱逐出境。1934年3月1日,上海 《中华日报》 副刊 《动向》 创刊,任主编,由叶紫助编,发表鲁迅杂文数十篇,并开展关于大众语的讨论,撰写过 《大众语跟土话》 等20多篇文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月20日,鲁迅主编的 《海燕》 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与胡风等参加编辑。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 在武汉创刊,办有副刊 《团结》,曾任编辑10天 (期)。同年春到延安,8月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曾负责编辑军部刊物 《抗敌》 的文艺部分。1940年4月,《力报》由邵阳迁桂林出版,应邀主编该报副刊 《新垦地》,由葛琴助编。8月20日,秦似主持的杂文刊物 《野草》 月刊在桂林创刊,兼任该刊编委。不久,被迫离开桂林到重庆。1941年9月,再度进入桂林 《力报》,继续主编 《新垦地》 和 《半月文艺》,并由彭燕郊助编,直至1943年离开该报。1945年1月15日,在重庆创办 《艺文志》 月刊,任编辑人。1946年4月18日,到重庆 《商务日报》 任副刊 《茶座》编辑。同年10月16日,又到重庆 《新民报》 任副刊 《呼吸》 编辑。1947年3月,因发表杂文 《无题》讽刺国民党政权的腐败现象,不久被迫离职。后到南温泉西南学院教书,直到同年11月离开重庆。1948年前往香港,任香港 《文汇报》 总编辑,历时3年。1951年回到北京,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兼古典文学研究部副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主任,致力于古典小说的研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1961年春回到北京,任全国政协 “文史专员”。1967年1月25日夜被捕,在北京关押两年。1970年在山西稷山看守所被判处无期徒刑,解往临汾监狱服刑。1976年10月出狱还京。1979年后平反昭雪,回人民出版社任顾问,并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1986年3月26日病逝于北京。著有论著 《从白话文到新文字》,杂文集 《血书》、《历史的奥秘》、《海外奇谈》、《蛇与塔》、《早配记》、《绀弩杂文选》,散文集 《沉吟》、小说集《邂逅》、《绀弩小说集》,《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及《聂绀弩旧体诗全编》等。

为您推荐

胡健中

胡健中 : 国民党报纸主编。原籍安徽和县,寄籍浙江杭州。学名经明,笔名蘅子。191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文科。1928年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机关报杭州《民国日报》 总编辑,1930年继任该报社长。1934年6月..

赵君豪

赵君豪 : 现代著名报人、新闻学教授。江苏兴化人。6岁入私塾,1913年转入昭阳小学。1917年升入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9年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科学校。1922年入交通大学,学习交通管理。1925年4月5..

梁伯龙

梁伯龙 : 二十年代革命报人。四川江安人。1904年7月26日生。名廷栋,字伯龙,或伯隆,化名尚志、靖超、兴谷等。1917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三中学(今江安中学)学习。1921年秋去上海,考入中华职业学校木工科..

漆鲁鱼

林如稷

林如稷 : 现代作家和文艺报刊编辑撰稿人。四川资中人。1902年8月27日生。笔名赵长民、莫道美、罗无生、乔守素、万古江、万古洋、江潮、羊洋、白星、白泉、何兴、向华、雍平、余岂官、余达仁、余铭..

梁实秋

梁实秋 : 著名作家和报刊编辑。原籍浙江杭县,1902年1月17日生于北京大兴。原名治华,号均默,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1915年入清华学校学习8年。1923年,与顾一樵等人在上海创办文艺刊物 《..

沈泽民

沈泽民 : 中共早期报刊编辑撰稿人。浙江桐乡人。1902年6月23日生。学名德济,笔名成则人、李清扬、罗美、风。系沈雁冰胞弟。1914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1916年7月赴南京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