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

    胡风 : 著名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报刊编辑。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笔名胡风、张果、古因、马荒、高荒、孟林、谷非、光莹。1920年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开始接受新文学影响。1923年春组织新蕲春学会,出版《新蕲春》。同年转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高中,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发表文章。1925年至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预科和清华大学英文系学习。1929年秋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庆应大学,先后参加日本普罗科学研究所新艺术学研究会、日本反战同盟和日本共产党,并出版抗日刊物《文化斗争》。1933年春被捕,同年7月被驱逐回国到上海。任“左联”宣传部长和行政书记,开始大量撰写文艺评论。1934年4月,在鲁迅和冯雪峰的授意下,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同年开始职业作家生活,并首次以胡风署名在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发表《林语堂论》。1935年主编地下丛刊《木屑文丛》。1936年1月20日,鲁迅主编的《海燕》 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与聂绀弩等参加编辑。1937年9月11日,在上海创办文学期刊 《七月》 周刊。10月16日,重新出版 《七月》 半月刊,3期后迁武汉出版,后又迁重庆改为月刊,均任主编。1938年1月16日至2月20日,曾主编武汉《新华日报》 副刊 《星期文艺》 5期。3月,在他主编的 《七月》 上曾发表 《毛泽东论鲁迅》。抗战期间,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研究部主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委员等职。1945年1月,在重庆续出 《希望》 文艺周刊。抗战胜利后迁上海出版,仍任主编,并撰写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等论文。建国后,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54年7月向中共中央写了 《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 (即“三十万言书”)。同年9月被四川省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首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1955年被错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 首犯,被捕并判刑14年,“文革” 中加判为无期徒刑,与世隔绝近25年后于1979年始被释放。1980年9月平反,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全国作协顾问和中国艺术研究所顾问等职。1985年6月8日在北京病逝。著有 《挂剑集》、《文学评论》、《文艺笔谈》、《文艺与生活》、《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剑·文艺·人民》、《在混乱里面》、《逆流的日子》、《为了明天》、《胡风评论集》、《为祖国而歌》 (诗集)、《棘原草》 (杂文集),及 《人寰二记》、《〈石头记〉交响曲》 等。

为您推荐

漆鲁鱼

漆鲁鱼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川著名报人。四川江津人。原名宗羲,又名灵洁,化名颂平,笔名叶公等。1924年春到日本留学,1928年春回国。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闸北做党的地下工作..

林如稷

林如稷 : 现代作家和文艺报刊编辑撰稿人。四川资中人。1902年8月27日生。笔名赵长民、莫道美、罗无生、乔守素、万古江、万古洋、江潮、羊洋、白星、白泉、何兴、向华、雍平、余岂官、余达仁、余铭..

沈泽民

沈泽民 : 中共早期报刊编辑撰稿人。浙江桐乡人。1902年6月23日生。学名德济,笔名成则人、李清扬、罗美、风。系沈雁冰胞弟。1914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1916年7月赴南京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8年..

于斌

宋漱石

宋漱石 : 著名国民党报人。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1924年在广州加入国民党,旋被派赴北京该党党部工作。1929年孙中山总理奉安,任北平各界送櫬代表。同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政..

张履谦

张履谦 : 进步新闻工作者。四川巴县人,生于重庆城内。原名嘉谟,笔名谦弟。早年就读于重庆各中学。十五六岁时失学,在重庆道门口一家绸缎号当学徒。曾与卢剑波、龚一唯、刘玉声共同组织“商余互助社..

任重庆

任重庆 : 《济川公报》 总编辑。次年2月,因其夫人病故而辞职。1935年12月,四川省新政府成立,随刘湘到成都任职。1937年,川康缓靖公署在成都创办川康通讯社,兼任该社社长。1938年2月6日,原被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