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版权保护

    国际版权保护 : 国与国之间根据双边或多边协议相互提供的版权保护。1710年英国颂布第 1部现代版权法后,欧美各国陆续制定了各自的版权法。随着工业技术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一国作者创作的作品在其他国家被翻译、翻印出版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一国版权法仅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有效,一国作者的作品在外域无法得到保护。这样,对作者权利的保护就不完全,甚至很不完全。而版权的国际保护,从法律上使对作者的保护更充分和有效,在经济上可使一国作品在国外的市场得到保证。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由当时的发达国家发起,国际版权保护便实行起来。国际版权保护的形式有:①双边版权保护协定,例如法国在1843、1851和1852年分别与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签订的双边版权保护协定,美国在参加世界性版权公约前与许多国家签订的双边版权保护协定;②地区性多边版权保护协定,例如一些美洲国家在 1889 年签订的《美洲国家间版权保护公约》;③世界性多边版权保护协定,如1886年签订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1952年签订的《世界版权公约》;④国家间互惠协议,即在本国有关法律或与外国签订的有关协议中规定,如果外国给本国作者以版权保护,则给该外国的作者以相应的保护。世界性版权公约是范围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国际版权保护形式。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分别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由于发展程度和社会状况不同,各国在版权保护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国际版权保护的各种形式都必须注意协调由此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国际版权保护方面的几项基本原则:①国民待遇原则,即任何一方应根据各自法律给其他各方国民以与本国国民相同的保护;②最低限度保护原则,即任何形式的国际版权保护应就保护的程度规定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低标准;③形式上的互惠原则,即参加国际版权保护的一方,仅要求其他各方给予版权保护,遵守国民待遇原则,而不问其保护程度如何。由于历史原因,现行国际版权保护体系不免带有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痕迹,因此为发展中国家所不满。1971年,两个世界性版权公约同时在巴黎进行了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修订;但问题并未解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品传播与复制手段的不断增加与改进,国际版权保护领域出现一系列新的难题。其中,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在使用作品方面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新技术的挑战,作为国际版权保护面临的两大问题,将长期存在下去。

为您推荐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7年4月24日发布。全文为4章19条。第一章《总则》指出,为了维护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顺利优质播放而制定本《条例》,要求各级广..

《录音录像出版物版权保护暂行条例》

《录音录像出版物版权保护暂行条例》 : 广播电影电视部制定(经国家版权局会签),1986年9月15日发布,1987年1月1日起生效。该部门规章共有12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部受国家版权局的委托,负责全国..

《保护电视广播的欧洲协定》

《保护电视广播的欧洲协定》 : 西欧保护广播组织权益的协定之一,1960年6月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缔结。主要规定一个成员国的广播组织在其他成员国可享有“国民待遇”,可以允许或禁止他人重播、转播、..

保护作品完整权

藏书保护

藏书保护:指历史上中国社会皇家藏书机构和私人藏书家对收藏的典籍图书所采取的技术保护。威胁藏书的完整和安全的原因是人为毁坏和自然侵害。人为毁坏如战乱、盗卖、焚书、禁书、偷窃、污损等。自然侵害如水、火、虫等..

版权知识一百问

版权知识一百问:书名。徐东海、唐汇西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出版。介绍版权基本知识,包括版权概述、作品、版权和邻接权的基本内容、版权归属、版权保护期、版权的转让与继承、版权的限制、侵权与制裁、与版权有..

中国最早的环境保护法

中国最早的环境保护法:是《田律》。1975年12月我国在湖北省云梦县的第11号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竹简。内容包括有《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等。在《秦律十八种》中有一种是《田律》,可称为我国最早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