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 : 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以及风俗民情、自然界和社会上奇特现象的新闻。

  西方报纸大量刊载社会新闻,是在19世纪30年代欧美大众化报纸盛行的时期。在中国近代报刊上,社会新闻又被称为"里巷中事""琐闻"。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 1份中文近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已有社会新闻的栏目。《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记载,20世纪20年代的报纸把穷困自杀、饿死;游艺、球戏、马戏、赛枪;土匪攻城夺地、绑票劫人;集会 (欢迎、欢送、追悼 );诉讼、慈善(施粥、施衣、施棺)等内容列为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涉及面广泛,主要有:①赞扬社会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新道德、新风尚;②批评坏人坏事、恶风陋习;③社会知名人士的活动;④恋爱、婚姻、家庭问题;⑤妇女、老人、儿童问题;⑥民事、刑事案件;⑦天灾人祸;⑧社会秩序、交通安全、环境保护;⑨人口、就业、市政等问题;⑩风土民情,社会习俗,奇闻异事,等等。社会新闻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新闻的特征是:①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会新闻的内容不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某一特定的行业,而是涉及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选择题材,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人际关系,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②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社会新闻反映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悲欢离合等人生遭遇,带有浓郁的人情味;反映异域风情、奇闻轶事,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在写作上往往运用悬念,展示矛盾冲突,增加了社会新闻的趣味性。③社会新闻的思想性表现在它宣扬某种社会伦理道德观念。

  社会主义新闻机构发布的社会新闻,赞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宣扬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知识,反映新时代中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同时批评坏人坏事,抨击不正之风,以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它注重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更重视社会效果,通过有趣的事实和巧妙的笔法,给人以积极的影响。

  资产阶级新闻机构发布的社会新闻,以色情、凶杀为重要内容,诲淫诲盗、追求刺激。为了耸人听闻,热衷于揭露丑闻隐私,暴露阴暗面,很少正面报道,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某些严肃的资产阶级新闻机构,也不屑于进行这种污染社会的报道。

为您推荐

新闻伦理学

出版时间:1993-09 新闻伦理学 : 美国克劳福特(Nelson N.Clouford)著。作者在本书中除了探讨报纸出版的商业道德问题(主要是广告业的道德)以外,主要结合社会对报纸的种种指责,分题论述了报人应有的职业标准。作..

新闻学原理

出版时间:1993-09 新闻学原理 : 日本小野秀雄(1885~1977)著。1947年东京堂书店初版,为日本权威性新闻理论专著。对于新闻的本质,作者主张“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

战后新闻史

出版时间:1993-09 战后新闻史 : 日本新井直之著。新井直之(1929~ )是日本著名新闻学者,曾任共同社文化部次长、科学部长、编辑委员、调查部长等职,现为日本创价大学教授。著有《大众传播日志》《现代新闻广播批..

新闻学总论

实际应用新闻学

出版时间:1993-09 实际应用新闻学 : 中国邵飘萍(1884~1926)著。1923年9月由北京《京报》馆附设的昭明印刷局出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作者是中国20年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尤以采写内幕新闻和时评..

新闻学集成

出版时间:1993-09 新闻学集成 : 中国管翼贤(1899~ )著。曾任《实报》和时间通讯社社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投敌当了汉奸。本书于1943年3月由北京中华新闻学院出版,为抗日战争时期敌伪新闻学方面的代表作。作者..

新闻理论基础

出版时间:1993-09 新闻理论基础 : 中国甘惜分(1917~ )著。198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新闻理论专著。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中国报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