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报》

    《民报》 :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同盟会总部的机关刊物。月刊。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日本东京,1908年10月出至24期时被日本当局查禁。1910年1月恢复出版,同年2月停刊,共出26期。担任主编的,前5期是胡汉民,6~24期是章太炎(章炳麟),最后两期是汪精卫。主要撰稿人有胡汉民、章太炎、汪精卫、陈天华、汪东、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刘师培、黄侃等。孙中山对早期《民报》工作作过具体指导,并撰写《发刊词》,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要求把民主革命的思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民报》的宣传纲领为: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政体,土地国有,维持世界真正之和平,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的联合,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它所发表的《民族的国民》、《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等文,着重阐述了以上纲领。为了肃清资产阶级改良派保皇立宪思想的影响,《民报》第3~17期先后发表了《希望满洲立宪者曷听诸》、《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斥新民丛报之谬妄》等十几篇文章,就要不要实行民族革命、民主革命,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以及革命是否会引起内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等问题,同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展开了激烈论战,帮助读者摆脱改良主义思想影响。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喉舌,《民报》热情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报道了1905年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印度、朝鲜、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引俄国的革命者为同道;对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斗争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以大量篇幅介绍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家们的活动和学说,以同情的态度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还刊载《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的中译文,并介绍社会主义学说。

  《民报》以刊载政论为主,设有"论说""时评""译丛""纪事"等栏目。除文字外,兼刊插画和新闻照片。还出版过1期号外、1期增刊和3部带有反清思想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民报》除在日本发行外,大部分秘密运销于国内。创刊号曾重印6次,累计达6000份。以后各期的最高发行量曾达1.7万份。

  《民报》的宣传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后期《民报》偏于排满、国粹和佛学的宣传,又陷入了同盟会内部的派系纷争,对民主革命的宣传有所削弱。

为您推荐

缪海稜(1915~  )

缪海稜(1915~  ) :   中国新闻记者、诗人。原名缪光钦,别名雷波,笔名海稜。四川西昌人。1915年9月9日生。1936年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初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 见中国新闻教育。 ..

《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 : 中国以刊载政治、法律、社会、伦理等方面稿件为主的综合性新闻期刊。由夏征农、罗竹风等创办。1979年8月在上海创刊。月刊。16开本。在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南昌、沈阳、广州、昆明..

毛边本

《每日新闻》(坦桑尼亚)

《每日新闻》(坦桑尼亚) : 坦桑尼亚官方英文对开日报。在达累斯萨拉姆出版。1972年 4月由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机关报《民族主义者》和政府接管的英国伦罗财团的《坦桑尼亚旗帜报》合并而成。 主要供外交..

美联社

美联社 : 美国联合通讯社的简称。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1892年成立于芝加哥。前身为1848年成立的港口新闻联合社,由当时纽约《太阳报》等6家报纸创建。1857年,纽约7家报纸把在1850年成立的电..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中国古代笔记体裁著作。北宋沈括撰,26卷。又有《补笔谈》3卷及《续笔谈》1卷。乃作者在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的梦溪园写成,故名。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