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妇女报刊

    中国近代妇女报刊 : 中国清代末年至五四运动前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多以提倡女学、女权,宣传妇女解放运动为主要内容。戊戌维新运动时创办,辛亥革命前后达到高潮,至1919年累计有50多种。

  《女学报》是中国近代第 1份妇女报刊,是上海桂墅里"女学会书塾"的校刊。康同薇、李蕙仙、裘毓芳等任主笔。1898年 7月24日在上海创刊,至 10月 29日,共出12期。设"论说""新闻""征文"等栏目,提倡女学、男女平等、妇女参政。20世纪初,随着社会风气和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妇女报刊有很大发展。从190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 共出版30多种。大体有两种类型:①提倡兴女学、开女智,着重对妇女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如广州《岭南女学新报》(1903)、《北京女报》(1905)、上海《 天足会报 》(1907) 和 《妇女时报》(1911) 等。其中,《北京女报》1905年 9月 21日创刊,是我国最早的妇女日报。编者张展云。该报以开女智为宗旨,设有"益智录""西学入门"等栏目,文字全用白话,是一份妇女启蒙报纸。②强调妇女不仅要进学堂,而且要争女权,结团体,把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民主革命结合起来,如《中国妇女报》、《女子世界》、《神州女报》等。《女子世界》1904年创刊于上海, 1906年停刊,是辛亥革命前历史最长的妇女刊物。丁初我主编。该报主张"政治之革命"和"家庭之革命"并举。秋瑾称它是妇女报刊中的"巨擘"。《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编辑兼发行人秋瑾。宣称"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热烈宣传爱国、女权,并且提倡妇女运动和民主革命相结合,是中国早期妇女报刊的一面旗帜。但只出两期, 第 3期已拟就目录, 收到部分稿件,因秋瑾被捕遇害而停刊。 1907年11月, 陈志群在上海创办《神州女报》,以纪念、宣传秋瑾的革命事迹为主要内容。出了3期,1908年1月停刊。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妇女运动渐由提倡女学、女权,转为主要争取妇女参政的斗争,妇女报刊也相应有所发展。比较著名的如《女子白话旬报》,是女子参政同盟会会刊,由唐群英等于 1912年 10月在北京创刊;《神州女报》是神州女界协济社机关刊物,由张昭汉等人于1912年11月在上海创刊;《万国女子参政会旬报》是张汉英等1913年 4月发起组织"万国女子参政会中国部"时, 创刊于上海。1914 年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政府钳制言论自由,妇女报刊日趋衰落。直至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妇女报刊才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参考书目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1。

 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新闻研究资料》第35辑,北京,1986。

为您推荐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林锋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版。7万字。徐光启少时在家一边务农一边念书,对农学极有兴趣。第一次乡试落选去两广教书,认识了一位欧洲传教士,接触到一些西洋科学。过了10年再次赴考,中乡..

《德国近代文学史》

《德国近代文学史》:苏联科学院编。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87万字。2册。系苏联科学院编写的《德国文学史》的第五卷。分36章。概述德国十一月革命至法西斯主义崩溃时期(1918-1945)的..

报刊的四种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报刊的四种理论 : 美国施拉姆(Wilbur Schramm,又译宣伟伯,1907~1987)主编。施拉姆博士1934年开始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等院校教授和研究新闻传播学,1956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时主编出版了本书。本书..

中国近代报刊史

近代文学争论辞典

出版时间:1993-09 近代文学争论辞典 : 日本长谷川泉编。在日本近代文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作品评论中,曾发生过不少争论,这些争论对日本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辞典选收了明治、大正、昭和时代(1869~1962年)..

日本近代文学百科事典

日本近代文学百科事典 : 大型文学百科辞典。日本近代文学馆编。初版发行于1977年,缩印版发行于1984年。日本讲谈社出版。全书共6卷,约800万字。日本近代文学馆建立于1962年,是由243名文学艺术界名人发起建立的。首任..

《恋爱中的妇女》

《恋爱中的妇女》:[英]劳伦斯着。梁一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0月版。46.6万字。通过两对男女的爱情纠葛探索在冷漠的工业社会中建立人与人之间完美关系的可能性。女教师厄秀拉和督学伯舍尽管经历了冲突和波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