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制作

    新闻图片制作 : 新闻图片从采访、拍摄、技术加工到取得成品的过程。

  一幅精良的新闻图片,除了选材的新闻价值和画面形象外,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技术质量,这就要求新闻图片从拍摄到制作照片的全过程均按技术规定进行。20世纪80年代,摄影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专业型照相机的性能不断改进,并逐步实现自动化,加上各种黑白和彩色感光材料质量的明显提高,为制作高质量新闻图片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摄影记者拍摄完毕的胶卷需要进行冲印加工。黑白胶卷的冲洗工艺包括显影、定影、水洗、烘干 4个步骤。正常工艺过程需时约 40分钟,快速工艺需时约 10分钟。在少数规模较大的新闻摄影单位,设有负责冲印工作的专职人员,多数新闻单位则由摄影记者自己冲印加工。彩色胶卷的冲洗工艺比黑白胶卷多一道漂白程序,药水配方也不同,技术要求严格,一般都由专业人员来冲洗。彩色胶卷分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正片。彩色负片可制成彩色照片,供给画报和杂志。彩色反转正片,不需再做照片,因其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影像清晰,适合直接分色制版印刷。

  新闻摄影采访因受现场客观条件的限制,拍摄时可能会曝光不足,可在冲洗加工时加以校正。强力显影可以弥?蛊毓獾牟蛔悖沟灼洗锏接τ械拿芏取G苛ο杂暗闹饕椒ㄊ茄映は杂笆奔洌髦纸壕砭映は杂笆奔浯恚泄舛韧ǔ?商岣?1~2级。但因强力显影会降低新闻图片的技术质量,所以只能作为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在现场拍摄的新闻图片常因取景条件的限制,图片上往往包含有不必要的景物,干扰和破坏新闻图片的视觉效果,为此需要在制作照片时对画面进行剪裁。

  制作照片相纸的冲洗加工步骤,与胶卷的冲洗大同小异。为满足新闻图片的时效要求,相纸的冲洗工艺日益简化和快速,80年代后期采用的涂塑相纸黑白冲洗工艺缩短到55秒,彩色相纸的快速工艺也只有 5分钟。

  20世纪80年代,电脑图像处理系统已进入新闻图片制作领域。世界各大通讯社纷纷装备电子新闻图片处理系统(或称电子暗房),中国新华通讯社从1985年开始使用这种设备。摄影记者采访拍来的胶卷,经冲洗后输入电脑,图片编辑可在终端机屏幕上编选图片和对画面进行剪裁、 调整图片的色调和反差、 编写和修改文字说明。定稿后的新闻图片可通过电话线路直接传送给用户,省去了制作照片的过程,加快了时效,又保证了图片的技术质量。

为您推荐

图片专版

图片专版:图片专版是报刊上全部或主要刊登摄影图片的版面,有的版面只刊登图片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也有的版面以刊登图片为主,辅以一定的文字报道和背景资料。此类专版主要分为两大类:新闻图片版和艺术图片版。新闻图片版根据..

《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

《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54年2月版(1至9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0册)。244幅图。包括古代和近代、汉族及兄弟民族的乐器、音乐家肖像及手迹、演出情况、文献、乐谱等。第一、..

《贵州解放四十周年成就展览图片集》

《贵州解放四十周年成就展览图片集》:常征主编。贵州美术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图片集为纪念贵州解放40周年专辑,收入图399幅。黑白图片86幅,反映贵州解放前在“三座大山”压迫下,人民的悲惨景象;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革命..

配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新闻)

图片新闻:新闻摄影报道的一种体裁形式。以照片为主辅之以简明的文字说明,在报纸版面上往往冠以“图片新闻”字样,一般不再加标题。或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或介绍人物活动的情态,具有形象纪实的特点,..

图片编辑(新闻)

图片编辑:①报刊或宣传机构的图片编辑工作,包括组织图片报道,编发处理图片,组织培训摄影通讯员,开辟稿源,搜集与管理图片资料等。(新闻)从事图片编辑的人员,以图片稿件为工作对象,对图片进行挑选,剪裁,修改文字说明,编..

电脑图片编辑系统(新闻)

电脑图片编辑系统: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处理、传输的新闻照片的编辑系统。利用电脑技术设备将照片自动编成数模信号贮存在贮存器里,编辑人员通过荧光屏上的图像对照片进行剪裁、调节反差、确定尺寸、修饰加入符号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