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评点式读书法

顾随评点式读书法:

顾随(1897-1960)原名顾宝随,字羡季,别号若水,笔名葛茅等,河北清河人。

作家、学者。五岁入塾。1907年起入学堂,始感兴趣于读文史书。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1920年毕业,服务于教育界。1924年入浅草社,开始从事创作。

1929年以后执教于燕京大学,1942年后改至辅仁大学。1953年调天津师范学院任教至卒。能书法。专长于古典韵文和词曲研究。着述有《元明戏剧八种》等。多词曲集,有《无病词》等。

另有小说作品多种。20年代时,曾自拟挽联:“昔为书生/今为书死”,可为其毕生读书、教书、着书的生涯写照。其读书,涉猎极广,“既非泛览而过,又非囿于书中”,能“将读书与研究合为一体,故而对书籍进行评点批注就成为他读书的惯常方式”(顾之京《顾随与书》)。

在其读过而有评点的藏书中,陈乃文编的《静安词》(世界书局1933年印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评点批注过的书。

其评点,“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一人一书或一章一语的评价”,且“不只是单纯优劣成败的评价,更时常据书中的论点作精深的阐发”。不仅切中肯綮、鉴识精深,而且生动而有妙趣,从而成为其“一生学术研究成果的一部份”。

张中行评价其评点批注,行文间“没有八股气、讲章气、刺绣气和烟雾气”,显示着其“读书能够深入体会,不在表面滑”和“敢于并惯于说己见”的人生处世风格。

为您推荐

吴晗读书法

吴晗读书法:吴晗认为:“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着书立说,没有奋斗目标就不会有所作为。”而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读得细致,但往往会“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犹如一屋散钱却缺少串钱的绳子;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

周予同读书法

周予同读书法:周予同(1898-1981)原名周毓懋,字予同,后以字行。笔名天行。浙江瑞安人。历史学家。中学时,就开始接触中国古代文化史籍,并与同学共同自学探讨。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治学上受钱玄同影响很大。毕业后,先后担任..

郑逸梅读书法

郑逸梅读书法:郑逸梅认为大凡读书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里打进”式和“外打进”式。他自己则属于后一种。他说:“前人看重基本功,所以家长和老师相互督促子弟们阅读经典着作,诵千古名篇,务使含英咀华。在这时期,不容许阅览所谓..

王利器读书法

李平心五勤读书法

李平心五勤读书法:李平心的读书方法有“五勤”,即勤阅读、勤摘录、勤记心得、勤分类和勤编写。在他的居室,无论是从书房到卧室,还是从书案至床头,甚至沙发、茶几、厨房、厕所等处,凡人可到达之地,都存有放着纸片的小盒子。这..

郑天挺读书法

郑天挺读书法:郑天挺(1899-1981),字毅生,原籍福建长乐,生于北京。历史学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受厦门大学之聘,讲授国文,兼任图书部主任。1921年又考回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做研究生,研究古文字学。以古文字..

毛泽东读书法

毛泽东读书法: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读书方法最可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践,“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复四温”式读书基于其一生的强烈求知欲。“他不仅在青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