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读书法

王安石读书法:

王安石认为读书要博览与专精相结合。

其《赠外孙》诗写道:“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并认为:“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至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

”(《答曾子固书》)在这段话中,他谈到自己读书不局限于读经,还广泛涉猎医、农等书,且联系实际,勤问农夫女工。他还强调读书也要专精,如果不能专精,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读过不久就忘得差不多了,谈不上深入和巩固。

他指出:“其向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书〈洪范传)后》)。 参见 王安石读书台

为您推荐

陈善出入读书法

陈善出入读书法:陈善(约1147年前后在世)字子谦,一字教甫,号秋塘,南宋学者。着有《扪虱新话》。他提出:“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

阎若璩疑古读书法

阎若璩疑古读书法: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号潜邱,山西太原人,迁居江苏淮安。清代考据家。撰《古文尚书疏证》,确证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是伪作。又撰《四书释地》,校正前人关于古地名附会的错误。另有《潜邱札记》等,并..

韩愈读书法

韩愈读书法: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

吕祖谦读书学文法

陶弘景书事对照读书法

陶弘景书事对照读书法: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医学家、文学家。曾把《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药物730种进一步分类注释,编成《本草经集注》。后世编纂本草书籍时,据为蓝..

孔子读书法

孔子读书法:孔子是我国读书理论的奠基人。他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既是其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最早形成系统的读书方法论,是中国读书史上珍贵的精神遗产。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1)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

袁桷用志如一读书法

袁桷用志如一读书法:袁桷(1266-1327),字伯长,庆元路鄞县(今属浙江)人。元代学者。有《清容集》。生平熟习掌故,长于考据,诗格清隽,造语工致。在《清容居士集》卷22《新书自叙》中,袁桷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而不得其..